原标题:马上就要见普京了,但拜登的表现套路感满满|新京报专栏
(自媒体www.9y9y.com)
6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拜登将于日内瓦举行会晤,预计双方将就新冠疫情、网络安全、人权和外交关系等诸多方面,进行讨论。美国当地时间14日,拜登一改此前将普京称为“杀手”的说法,而是评价他为“值得尊敬的对手”。 (本文来自www.9y9y.com)
筹备会晤不耽误双方释放强硬信号
此次会晤,不但是美国新政府就位以来两国的最高级别互动,也是时隔将近三年来两国元首的再次会晤,因而引发了外界的极大关注。
事实上,从此次美俄元首会晤的时间和地点的安排上,完全可以看出双方尤其是美方的基本考虑。
会晤的时间被安排在拜登为期将近一周的欧洲系列互动之后,颇令人玩味。
6月9日,拜登开始访问英国,随后参加“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北约领导人峰会以及与欧盟领导人会晤等各种多边与双边外交互动,力图在传统欧洲盟友面前凸显所谓“美国回来了”。
在与盟友密切互动、至少在议程上体现了“团结”之后,拜登才与普京会晤,大有代表欧洲盟友应对俄罗斯所谓“威胁”的架势,套路感颇强。
当然,这种议程设置也已不是第一次了:就在刚刚上台之际,拜登就先与欧洲及北约领导人通话,然后才与普京通电话,其所谓“协调”欧洲共同应对俄罗斯的姿态也十分明显了。
相比2018年特朗普与普京在芬兰赫尔辛基的会晤,此次双方将“普拜会”的地点选择在瑞士日内瓦,也传达出一些明确信号。
从更长的历史来对比,1985年,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与美国总统里根就是在日内瓦举行了首次会晤,随后才推动签署了《中导条约》,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缘政治格局与两国之后的互动关系。
而今,日内瓦会晤除了表达出一些对于历史碎片的追忆之外,也反映出美俄两国互动中的一些政治信息。
比如,众所周知,瑞士是中立国,日内瓦是多个国际组织的所在地,是一个国际城市,选择此地举行会晤,无疑充分体现了美俄两国的对等、平衡以及此次会晤的所谓“国际影响”。
自从先后确定会晤时间与地点之后,美俄两国在筹备会晤的同时,也几乎同步开始对外释放强硬信号。
拜登在访问欧洲期间利用各种场合向俄罗斯喊话:既向俄罗斯再次亮明底线和红线,又反复渲染俄罗斯的所谓“威胁”,还多少表达出了对此次会晤的所谓“期待”。
与拜登颇有些矛盾的信息不同,普京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的表态极其明确,美俄关系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不会对任何一次会晤抱有任何期待。
同时,俄罗斯方面也在大国关系、军事部署、地区热点问题上做出各类明确表达,颇有说给美国人听的意图。
▲普京(左)和拜登(右)。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美国在对俄政策上有些一厢情愿
会晤之前双方对彼此的施压与加码,再次反映出美俄关系的复杂性。
对美国而言,对俄态度事实上具有一定的两面性:一边要通过对俄强硬喊话来渲染俄罗斯的威胁、发出美国要所谓“捍卫”欧洲盟友的信号,进而强化跨大西洋关系;一边却希冀着与俄罗斯展开某种领域的必要合作。
对俄罗斯而言,面对极为善于设置议程的拜登政府,当然也有动力再次明确自身的战略底线,强调在战略稳定方面自身参与的关键意义,同时也警告美国与北约不要做出威胁俄罗斯地缘政治安全性的决定。
当然,拜登政府对此次会晤还是有所企图的。虽然这届美国政府被誉为是冷战结束以来,首个上台之初就对俄罗斯、对缓和美俄关系不抱任何不切实际期待的美国政府,但拜登政府也完全有可能与莫斯科达成某种妥协乃至交易。这也就是拜登及其团队最近多次提到的所谓“可预测”的稳定关系或稳定状态。
他们口中的“可预测”大概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为了团结或者恐吓欧洲盟友,必须渲染俄罗斯的“威胁”,保持一些制裁;另外则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对美国有利的战略稳定合作,可以考虑对俄罗斯做出一些缓和的举动,比如松动针对“北溪-2”项目的制裁等。
换言之,拜登希望稳定美俄关系,确保美俄互动不要进一步恶化,从而确保自身资源可以有效投入到国内竞争力的提升,甚至与某些国家展开战略竞争等所谓更重要的议程当中。
无论是主观上期待转圜,还是客观上希冀交易,美国在对俄政策上都太过一厢情愿了。
冷战结束之后,美俄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没有任何化解,反而持续加剧,双方在地区热点问题上的争夺也日益明显,两国的精英与民众对彼此也没有任何所谓好感可言。而拜登及其民主党人上台后对俄罗斯的一系列施压动作,也再次证明了目前的美俄关系已进入了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
在这种局面下,如果某一方对会晤预期过高,反而可能因为会晤中某些关键议题进一步矛盾升级,给相关地区以及世界安全局势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刁大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