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www.ymwears.cn  43  新闻  乐技

两会中国经济问答|如何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来源:[db:来源]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4-12-09
摘要: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外媒炒作中国地方债务风险问题,认为这将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如何看待当前地方债务和风险水平?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有哪些具体举措和长效机制?。

(原标题:两会中国经济问答|如何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点击图片可进入证券时报“202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来源:新华社

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中国如何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之三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外媒炒作中国地方债务风险问题,认为这将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如何看待当前地方债务和风险水平?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有哪些具体举措和长效机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预算报告和计划报告均围绕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作出多项部署。全国两会期间,就这一话题,记者深入采访多位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

如何看待地方债务?风险水平几何?

一些西方媒体报道称,“地方债务不断攀升、风险不可控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拖累因素,制约中国经济向好发展。

实际上,在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看来,债务本身是中性的。政府适度举债,能够弥补建设资金不足,也是国际通行做法,无需谈“债”色变。

放眼全球,由于疫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很多国家选择通过财政政策发力,为经济恢复增长提供支撑。总部位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协会不久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债务水平达到313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就我国而言,作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力度也进一步加大。

今年的预算报告明确,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9000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

“规模合理、支出有效的债务反而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杨志勇说。

辩证认识“债务”,再来客观看待“风险”。

根据今年的预算报告,截至2023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40.74万亿元,包括一般债务余额约15.87万亿元、专项债务余额约24.87万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债务限额以内。

按照2023年GDP初步核算数测算,截至2023年末,我国政府法定负债率为56.1%,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

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这是基于大势的客观判断。

去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我国政府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中央政府债务负担较轻,大部分地方债务水平也不高,并有较多资源和手段化解债务。

虽然风险总体可控,但局部风险和隐性债务风险犹存,这也是近年来地方债务风险备受各界关注的原因。

去年6月发布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22年中央决算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指出,一些地方市县债务风险较高,新增隐性债务仍有发生。

“近年来,在疫情冲击、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地方财政收支运行面临压力,一些地方偿债压力加大,隐性债务风险仍然不容忽视,也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黄世忠说。

风险化解有哪些真招实招?

给地方债务戴上“紧箍咒”,经济社会发展就多一道“安全阀”。

坚持“开前门”和“堵后门”并举,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在多地开展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通报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近年来,我国积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健全完善地方政府法定债务管理,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相较于法定债务,近年来地方隐性债务更加受到关注。在地方财政收支运行持续面临压力的形势下,市场对于隐性债务不乏担忧。

“近年来,地方隐性债务规模增速总体放缓,但规模仍然较大,特别是部分地方债务压力不断增大,县市级地方政府债务尤为突出。”2022年12月,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经济热点问题作深入解读时指出。

“严控新增隐性债务”“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2023年,从中央政治局会议,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系列政策信号密集释放。

财政、金融、地方协同发力——

2023年,财政部在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空间内安排一定规模的再融资政府债券,支持地方特别是高风险地区化解隐性债务和清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缓释到期债务集中偿还压力,降低利息支出负担。

金融管理部门积极行动,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置换等市场化方式化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并依法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压实地方责任。按照“省负总责,市县尽全力化债”的原则,各地立足自身努力,统筹各类资源,制定化债方案,逐项明确具体措施。

“制定实施一揽子化解地方债务方案,分类处置金融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23年工作时指出。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介绍,经过各方面协同努力,地方债务风险得到整体缓解。地方政府法定债务本息兑付有效保障,隐性债务规模逐步下降;政府拖欠企业账款清偿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地方融资平台数量有所减少。

“进一步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预算报告和计划报告都强调了这一部署。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肇庆市市长许晓雄表示,围绕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我国不断加大化债支持力度,推动制定一揽子化债方案等有力举措,抓紧抓实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

如何建立长效机制防范化解风险?

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要着眼当前,更要关注长远,堵疏并举,标本兼治。

“完善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健全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分类推进地方融资平台转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预算报告、计划报告明确了多项举措,着力建设防范化解风险的长效机制。

“去年以来,一系列化债举措取得积极进展,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巩固成果,还需从长效机制治理债务。”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说。

在黄世忠代表看来,要进一步通过改革,着力均衡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财权,为控制地方债务规模、降低地方债务风险夯实财税基础。

“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政府工作报告、预算报告、计划报告均提及这一部署。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说,既要充分发挥政府债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又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提升财政可持续性,推动政府债务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化债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债务风险问题从根本上要靠发展来解决。”杨志勇说,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的经济基础就会进一步夯实。

在高质量发展中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是方向,更是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发展预期目标和政策部署。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周黎安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态势不会变,宏观经济调控空间足、政策工具箱充足,财政统筹能力强于大多数西方国家。“这些都将成为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挑战的条件和底气。”

责编:叶舒筠

校对:祝甜婷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