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将超50%,补贴、消纳等问题仍需持续纾困

来源:[db:来源]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4-02
摘要:“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加快实施能源领域碳达峰行动,制定更加积极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大力推动新时代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3月30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相关情况和重点工作。

(原标题:“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将超50%,补贴、消纳等问题仍需持续纾困)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加快实施能源领域碳达峰行动,制定更加积极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大力推动新时代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3月30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相关情况和重点工作。

受“碳中和”、“碳达峰”等目标的影响,我国可再生能源步入快速发展期。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2020年,我国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24.3%,相应地,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较2015年下降了7.2个百分点。

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大幅提升的背后,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9.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2.4%,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29.5%。这其中,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多项数据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发电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规划,“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反映在数字层面,即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装机占我国电力总装机的比例将超过50%。

“倒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是必然途径。”一位新能源行业资深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但当可再生能源规模大幅提升时,电网的消纳瓶颈将会显现。

我国目前处在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提升之时,消纳问题却持续伴随。与此同时,补贴拖欠问题备受市场关注,阻碍着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发展。

储能成为提高消纳水平的关键途径

“前些年由于新能源的开发和电力系统的消纳能力不匹配,确实出现过弃风弃光比较突出的问题。”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在接受媒体提问时表示,自2018年起,国家能源局制定了“清洁能源消纳三年行动计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国内风电、光伏利用率大幅度上升。截至2020年底,我国风电利用率为97%,光伏利用率也达到了98%。伴随“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新能源逐步成为电力供应主体,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需要不断保障新能源的高水平消纳利用。

针对消纳问题,国家能源局今年出台了多份文件予以推动解决。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将建立保障性并网、市场化并网等消纳多元保障机制;3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清洁能源消纳情况综合监管工作方案》,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清洁能源消纳情况综合监管,以缓解可再生能源异地消纳矛盾。

“一是在电网保障消纳的基础上,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等途径,实现电源、电网、用户、储能各类市场主体共同承担清洁能源消纳责任的机制;二是统筹负荷侧、电源侧、电网侧的资源,完善新能源调度机制,多维度提升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保障调节能力与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匹配;三是要科学制定新能源合理利用率目标,形成有利于新能源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整体优化的动态调整机制,要因地制宜,制定各地区的目标,充分利用系统消纳能力,积极提升新能源发展空间。”黄学农认为,在上述三方面的考虑下,新能源消纳的长效机制得以构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推动优化消纳环境的探索中,一些新能源基地开发的新模式涌现,且有望推广。

2020年10月,乌兰察布“源网荷储”示范项目开工,该项目是国内首个“源网荷储”示范项目。该项目总装机容量310万千瓦,其中风电280万千瓦、光伏30万千瓦,并配套88万千瓦/2小时的储能设施。次月,内蒙古通辽“火风光储制研一体化”示范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新建风电170万千瓦、光伏30万千瓦,同步配套建设32万千瓦/96万千瓦时的储能设施。“这两个项目是典型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项目,其包含的新能源建设规模相当于常见的特高压配套新能源基地规模,预计未来有望成为新能源开发的新兴模式。”平安证券电力设备团队分析认为。

不难发现,在新能源基地开发的新模式中,储能设施成为标配。前述新能源行业资深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未来几年,储能能否在政策和市场的支持下实现大规模应用,将成为突破电网消纳瓶颈的关键途径。”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存在间歇性、波动性特点,保障消纳亟需加强储能建设。事实上,储能的发展正在受到来自企业端的高度重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在近些年的两会中,有关储能的议案、提案频出,而今年更为密集。这其中,光伏行业的企业代表们则将议案、提案的焦点对准储能发展模式的优化。

解决补贴拖欠加力度

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进程中,补贴拖欠是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补贴将逐步退出新能源发展的舞台,但针对诸多存量可再生能源项目,补贴拖欠已经成为一个缺口性问题。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风能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秦海岩测算,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的补贴总需求为3000亿元左右,其中光伏行业约占1250亿元。

“这个问题(补贴拖欠)很重要也很敏感。”章建华在接受媒体提问时表示。

针对补贴问题的解决,国家能源局联合多部门近日也出台了重要文件。3月12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金融机构按照商业化原则与可再生能源企业协商展期或续贷,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主发放补贴确权贷款,对补贴确权贷款给与合理支持。

在3月30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长李创军针对上述《通知》,再度总结解读。

“这个文件针对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补贴资金滞后、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等问题提出了纾困办法。”李创军总结了五条措施:第一,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商业化原则与可再生能源企业协商展期或续贷;第二,鼓励金融机构对已纳入补贴清单的项目发放补贴确权贷款;第三,鼓励企业通过绿证交易的方式减轻企业利息负担,分担利息压力;第四,做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的应收尽收;第五,优化补贴资金管理。

这其中,在鼓励企业通过绿色电力证书(下称绿证)交易的方式减轻企业利息负担方面,国家能源局和相关部门正在研究以企业备案的贷款合同等材料为依据,向企业核发绿证,允许企业通过交易绿证来减轻利息分担压力,进而达到有效减负的效果。

2017年7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绿证认购工作,认购价格按照不高于证书对应电量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贴金额,由买卖双方自行协商或者通过竞价确定。风电、光伏发电企业出售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后,相应的电量不再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的补贴。但几年下来,绿证实施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前述新能源行业资深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绿证的调整后续还需要更多金融政策的支持,补贴的问题最终一定能得到解决,但这个过程的力度还需要加大。

吕锦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通知》是一个框架性的金融支持政策,一些措施也体现了市场化的思维方式,但一些潜在问题还需进一步商讨。”

(作者:曹恩惠 编辑:包芳鸣)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