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解码中国百强县之首昆山:外资、服务和创新 经济崛起的“三张牌”

来源:[db:来源]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4-26
摘要:纵观昆山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蜕变的三十多年发展史,外资、服务、创新则是它的三张牌。

(原标题:解码中国百强县之首昆山:外资、服务和创新 经济崛起的“三张牌”)

就在近日,昆山再加码外资招商力度。

4月21日,昆山在上海举行了2021昆山·中日产业投资说明会,正式启动昆山市深化对日招商三年行动,发布《昆山市深化对日招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未来三年,昆山将围绕光电、半导体、智能制造、医疗器械、汽车、新材料等高端产业,引进一批日资产业链优质项目,建设2个中日产业合作园区,与对日合作招商机构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昆山无疑是从开放型经济中获益最大的城市之一。以国际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昆山从上世纪80年代农业县“苏州小六子”,发展到连续16年稳坐中国“百强县之首”,走出了一条“昆山之路”。

仅从日资来看,从80年代第一家日资企业开始,至今包括丰田、牧田在内有400多家知名日企落户。从全球看,目前昆山集聚有56个国家和地区的8900多个外资项目。昆山对外资的吸引力甚至曾让上海感到压力,有学者告诉记者,多年前业内曾提过防止上海外资转移到昆山的观点。

开放型经济如何成就和塑造了昆山?为何昆山开放型经济能得以成长?纵观昆山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蜕变的三十多年发展史,外资、 服务、创新是其三张王牌。

纵观昆山三十多年发展史,外资、 服务、创新是其三张王牌。视觉中国

借力外资突破从0到1

2020年,昆山工业总产值成功迈上万亿台阶。

昆山从农业县“逆袭”的起点在1985年,当时昆山自己筹建了工业小区,被称为“自建开发区”,这是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前身,后来也成为全国第一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

发展到现在,昆山究竟撬动了多少外资?截至2020年底,外资企业在昆山累计注册外资500亿美元,昆山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近300亿美元,投资总额超1100亿美元。

在全球受疫情冲击的情况下,昆山的相关数据仍在“逆势上扬”。去年昆山新设外资项目数量、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实现两位数增长。今年1-2月,昆山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919.1亿元,创历年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长33%。即使剔除去年同期疫情导致的低基数效应,该指标增速依然可观,与2018年、2019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别增长了5%和7.5%。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有着疫情以来昆山主动推进对外合作的种种努力,日资的对接会、德资的交流会、跨国公司视频会等。这种应对外部波动、外部危机的事情对昆山来说并不陌生,从历史来看,在开放型经济越受考验的全球大环境下越是咬定开放、寻求机遇,这似乎是昆山的一种特色。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曾一度引发社会对外向型经济的担忧,昆山则认为必须走开放之路。同时在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分析中,发现台湾地区产业基础好、风险较低,由此做出了“主攻台资”的决策,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开启了昆山笔电制造的传奇之路。

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当时的台资和外资不仅在于建厂生产、提供就业和缴纳税收,好的龙头企业可以帮助区域塑造产业链、发展产业集聚。目前,仅纬创集团分布在昆山及周边的上下游企业就有数百家。

早在2009年,时任昆山市委书记的张国华就表示,为留住企业,昆山很早就实施“生根”战略,打造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这个过程中,龙头企业对于供应商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也为配套企业提供了成长路径。尤其在我国的工业化早中期,技术基础相对薄弱,这是最为高效的成长路。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黄少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创新的风险在于很难提前预知自己投入的方向是否就是未来的主流,而当在承接产业转移、学习他人的时候,技术路线是非常清晰的,也会带来高效、快速的技术积累。

“昆山作为农业县,实现从0到1突破后,慢慢就可以把雪球滚起来。”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民棋告诉记者,外资投资项目、外资与本地企业的合作都要经历由浅入深的过程。

以日资企业川崎机器人为例,它先后在昆山设立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先后布局零部件采购中心、整机全球销售中心、全球售后服务中心,目前已在昆山构建覆盖零部件、组装生产、全球销售的机器人全产业链。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外合作中,不仅是技术的交流,一些专业理念、对产业发展逻辑更深的思考也会随着技术流入当地。近年来非常火的“产业链招商”的概念,昆山十几年前就已经在布局。

用服务“滚大雪球”

昆山用什么留住企业?

“我们昆山行政级别不高,很多东西没有,就得把服务抓好。”当地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实际上,服务可以说是昆山能够把“雪球滚大”的关键一招,贯穿了昆山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昆山从上海争取到第一家工厂落户,其中就少不了服务的意识。当时昆山邀请上海金星电视机厂前来办分厂,后来由于某种原因,上海方面不能把原定投资的钱拿出来,原本打算取消合办,而昆山提出“如果办联营厂你们不便出资金的话,我们帮着借吧”。

现在看来,这或许是一种最初的金融服务。21世纪初昆山提出的“生根”战略,用完整的产业链留住企业,这也是一种服务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服务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昆山的园区经济发展很早,1985年昆山在一片土地里打造“自费开发区”,当时主要是把基础设施做好,比如通路、通水、通电、通讯等。

长三角开发区协同发展联盟秘书长杜玉虎曾告诉记者,在中国园区经济经历三十多年发展后,当下各园区的发展已经进入到比拼服务的阶段,有的园区服务不仅帮企业找供应商,甚至帮忙拓展销售市场,几乎可以覆盖企业全周期。

在昆山,一些园区也发展到精细服务的水平,比如德国工业园里分为孵化区和企业加速区。在孵化区里,可以为企业提供集员工招聘、配件采购、订单管理、技术支持、会计中介等服务。企业加速区主要针对面积在1000平方米到10000平方米之间的企业,提供标准厂房集中区的租用,有统一的物业管理、餐饮服务和宿舍服务。对于超过10000平方米的企业,提供土地供企业购地自建。

这个模式也是考虑到德国有许多是中小企业,自身拓展海外市场能力比较欠缺,孵化区可以为这部分企业服务。同时,德国企业有一个习惯,刚进入中国时都会坚持先租房,经营成熟后再考虑置地建厂房。

“高质量的服务其实是个性化的。”昆山相关政府人员告诉记者,每一个企业它所存在的堵点和难点不一样,不同的诉求,它的轻重缓急也不一样,提升服务水平就需要拥有满足不同的群体需求、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

他表示,“昆山外资企业多,文化背景不同,有时候你会觉得他们的诉求奇怪,他们有时也不理解我们的做法,还有服务人员急得回来抹眼泪,这也要求我们多了解境外、国外的服务是怎么样的,尽量用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理念来服务。”

“有的改革力度比上海还大”

与提升服务水平紧紧相关的另一个主题是改革创新。很多时候,如果不敢创新就很难真正解决问题。

2008年国际金融风波,昆山提出了“三个敢于”——敢于突破、敢于负责、敢于争先,推出服务外向型经济的“28条政策”。地方政府的提法各阶段会有不同,但从历史来看,昆山的发展的确从敢于突破当中获益良多。

比如,在更好服务综保区企业方面,2016年《关于开展赋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的公告》下发,国家决定在昆山综合保税区等7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赋予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

此前,综保区内企业没有一般纳税人资格,不能开具增值税发票,不利于拓展内销市场,一方面区内企业难以开展区外企业委内加工业务,另一方面按制成品征税导致内销产品成本高,削弱了企业竞争能力。

这个改革措施,则是由昆山率先创意、率先提出,在政策落地三年前开始探索,与上级沟通。

“拉长时间来看,昆山以前有的改革力度比上海还大。”徐民棋告诉记者,别人可能等上级说“要做”再去做,昆山有时是没说不让做,就先试试看,“有点自己先行先试的感觉,(当然这在)一定范围内。”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也告诉记者,昆山做事灵活,和深圳的发展有一些异曲同工,比如现在提的揭榜挂帅,以前深圳和昆山在园区开发等方面就是“谁有能耐我就听谁的”,昆山是县级市中率先聘请优质海外企业参与到公共服务规划建设中的。

昆山作为县一级的行政区域,如果没有一些敢于突破、敢于争先的“气性”,只凭“等、靠、要”,即使区位优势好、距离上海近,也很难有如今的发展。昆山“逆袭”的起点——“自建开发区”,当时昆山领导班子考察学习的、被正式批复的是上海闵行工业区、深圳蛇口工业区。如果昆山不自建工业小区,也许再等十年、二十年也等不来批复一座工业区,失去先机。

实际上,长三角另一座“传奇”县级市义乌也是类似的发展理念,有相关政府人员告诉记者,“等、靠、要”是不可能的,得先做出一点成就、一些雏形,上级认可了才可能有批复。而昆山拿到一些“牌子”,如两岸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也都是经历了这样的发展过程。

(实习生王伊萌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