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销售,我们在创办之初就是面向全球市场,不光在中国销售,很大一部分销售额是海外贡献的。你可以看到在全球我们销售门店已经达到 7000 家了,包括北美的 Apple Store 零售店,以及欧洲的一些大型连锁商超都在销售我们的机器。
在扩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团队有没有遇到过一些困难,或者说你们觉得在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主要还是来自文化方面的挑战。在海外市场,组建海外团队过程中,我们都是尽可能雇佣当地的人才,但文化之间的确是会有一些冲突。
包括产品的包装设计、销售及市场人员对产品的理解度,以及各个地方市场的诉求,都存在很大的观念差异。
作为一家中国公司,如果一上来先立足于国内再走出去的话,会遇到非常多不自然不舒服的地方。但是如果像我们一开始便布局全球市场,组建国际化团队,相对来讲这方面的磨合就会少一些。
所以说我觉得一家创业公司如果未来希望做全球市场,尽可能一上来就具备全球化的市场意识,而不是一直等到在国内做好再走出去。
在优必选开拓的几个细分市场中,你觉得现在哪一个细分市场对销售额贡献最大?
其实我们现在几个产品都是属于齐头并进,那如果一定要说出最好的两块,我觉得一个是我们的 STME 教育智能编程机器人 Jimu(积木)。第二个就是我们的服务机器人 Cruzr。
用机器人取代人力是个趋势,很多商家愿意去尝试了,所以我们的拓展计划也会加快。
最近感觉积木机器人的发展势头迅猛,包括小米在内的很多公司都推出了积木智能玩具。你怎么看这个细分市场?这个的门槛是不是比较低?
如果只是推出一些简单的智能积木产品,那可能大家都觉得问题不大。但你看小米的机器人里面完全没有伺服舵机这个部分,它基本上采用了直流马达。
此外我就觉得这个细分市场的门槛不单纯是硬件,还包含了这个积木机器人本身带有的课程师资,教材教程等等。
这个市场其实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考虑,我觉得并不是一个公司不 all in 进去就能做好,所以说我觉得这个市场还是有一定的门槛。到目前我看到积木型机器人产品,除了优必选,很少有人用到伺服舵机这个技术。
这种机器人用到伺服舵机的地方非常多。譬如你要编程,真真实实的编程就需要用到伺服舵机,你需要精确的角度进行控制力反馈,而传统的直流马达没有办法转向,没法去调整机器人做一些精确的动作,这就是伺服舵机最重要的优势。
优必选进入 2B 市场其实并不算早,能否介绍一下产品在 2B 市场的发展情况?
我们的智能云平台商用服务机器人,主要是面向银行、商超以及机场等公共场所。除了居然之家买了 2000 多台之外,我们的很多机器人目前也在昆明、广州、深圳的机场里做一些接待服务咨询引导的工作。另外我们今年也会大力拓宽银行这一渠道。
当然,我们 2018 年会陆续推出更多的服务机器人产品线,除了已经形成 2C 与 2B 的布局之外,我们还会推出一些包括安防反恐类的机器人,今年我们已经拿到了一些订单了。
是安防机器人?
确切地说是反恐机器人。
我们在优必选公开的所有专利信息里,看到了关于一些安防机器人的专利,包括外观和软件。这类机器人市场前景,你觉得怎么样?
这种机器人属于特种机器人,但是对我们公司来讲都属于 2B 产品线。我觉得未来随着对公共场所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未来国际形势动荡加剧,再加上文化的冲突,用机器人来替代人力去做巡逻以及安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所以对我们来讲,优必选已经感觉到了这块市场的潜力,还是蛮大的,因为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全球很多国家,所以我们今年也会在这个领域发力。
客户主要以军队和政府为主,当然也有一些大的保安公司,另外政府的公共区域也会有这个需求,包括银行。
这类安防机器人相比那些机场及商超里的服务机器人,在设计和工艺上有什么不同?
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机器人会在一些野外地方执行任务,在硬件方面的要求会更高;此外它的电池续航能力也会要求更高。定位导航,人脸检测,身份识别,物体目标检测等技术,都必不可少。
所以我们会完全根据每个客户,每个地方政府及军队的具体需求去打造。
目前优必选的销售模式是什么,在线上线下有哪些销售渠道?
我们的销售模式以线下为主,目前的消费级机器人还是一个重体验的产品。但今年开始优必选在国内会联合更多的代理商,开设自己的旗舰店。
在全球我们的计划是,在纽约、伦敦、巴黎、东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开更多超级全球旗舰店。第一个旗舰店选址应该会在深圳。
此外,我们在海外的 2C 销售渠道,主要是 apple store。当然线下包括沃尔玛、Sam\' s club 等商超巨头。
我一直比较好奇,优必选机器人身上哪一部分是最贵的?
目前就机器人来讲,尤其是运动型的机器人,最重要的还是它的关节,就是我们讲的伺服舵机这个系统。按成本来说,这个伺服舵机占了机器人的整体的 40%-50%。
软件方面,比如说像机器人的(AI)大脑可能会占成本的多少?
AI 这一块其实主要是人力和研发费用。控制系统的芯片、电池以及基层动力系统也比较费钱的,软件这块占的其实成本不是最高,但是它的投入研发要求比较高,包括视觉、语音技术等等。
很多消费者吐槽,目前的机器人产品其实比较简陋,很多都是一个屏幕,加一个很大的圆柱身子。我在想,在这个市场要有多大程度的技术优势,才能跟其他厂商区分开?难道只是靠像伺服舵机这种控制关节吗?
首先伺服舵机本身就是一个比较难的技术壁垒。尤其是大扭矩伺服舵机,在全球来讲都是机器人产业里一个很大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