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Lancome的官网上买化妆品,在Sephora上买彩妆,在Skinstore网上淘一些小众护发产品,要在GNC和Perricone的官网上买维生素和鱼油,要在Club Monaco上面买衬衣,在Sandro/Maje上买小裙子,还要在黑五折扣季在Neiman Marcus/Nordstrom/Bloomingdale/Saks几个百货公司的网站上淘点打折的包包。”
“之前还有朋友找我帮忙代购,不过现在他们说这些品牌国内双11都有,价格差别也不大,就不麻烦我大包小包的带回国了。”她一方面感慨少了很多麻烦,也隐隐有些失落。曾经象征洋派的海淘,逐渐被各大电商的国际板块代替,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网易考拉等跨境电商全面覆盖,大到戴森吸尘器,小到比利时巧克力,都可以买到。曾经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忘记了N次账户密码,每次都重设,后来终于下定决心拿个本子记下来。每次网购前先拿出小本子。”精致女孩戏称密码本是网购的“葵花宝典”,“这也是我在美国才养成的习惯,在国内淘宝上什么都能买到,根本不需要关注这么多网站。亚马逊上很多没有卖的,只能在官网上买。”
留学生所体会的麻烦,也是中美电商之间的一大区别。正如阿里在中国电商中独占鳌头,亚马逊在美国电商中也是一家独大,占据电商份额的50%,是第二名Ebay的六倍。
美国电商市场占有率排名(来源:方正证券研报)
从亚马逊的经营模式来看,它更像是京东和小米的结合体。一方面亚马逊高度依赖自营产品销售,据2017年年报,61%的销售额来自线上零售(自营业务),只有18%来自第三方卖家服务。高度依赖自营,自建物流仓储,亚马逊与京东选择的是同一策略。而与亚马逊相反,阿里的自营业务非常少(主要是天猫超市和天猫国际),大量引入第三方卖家,从淘宝的个体户小卖家到入驻天猫的奢侈大牌,极大扩展了商品的丰富度。难怪网友调侃“万能的淘宝”,从衣食住行的必需品,到每天叫你起床的人工服务,再到能网络陪聊的虚拟女友/男友,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卖不了的。
另一方面,亚马逊和小米一样,也是硬件生产商,从风靡一时的Kindle电子书,到智能电视(Fire TV),再到这两年主推的为Echo智能音箱,甚至还开发了自有品牌(Amazon Basic)生产各种黑白灰基本款的床单、被子、书包等日常用品。
亚马逊自有品牌一览(来源:方正证券研报)
有得就有所失,亚马逊选择了物流和硬件,放弃了支付。亚马逊的支付业务(Amazon Pay)早在2007年就上线了,却始终不温不火。它的使用场景和支付宝很像,直接和银行卡绑定,在其他购物网站结账时可选择亚马逊支付,然而其应用远不及支付宝在中国广泛。被淘宝孵化出来的支付宝,如今已经成长为互联网金融行业首屈一指的大公司---蚂蚁金服,分拆上市指日可待。而在亚马逊第三季度季报中,亚马逊支付业务贡献的营收没有被提及,唯一一处提到支付业务还是在政策风险预警里,并不属于核心业务。
“很少看到用Amazon Pay的网站,印象有一两个吧。一般网站都能支持银行卡和Paypal,但朋友中用Paypal的也不多,都直接输入信用卡和CVV安全码付款了。”另一位热爱买包包的女孩介绍,她自称为“网购小达人”,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刷刷北美省钱快报发布的折扣信息,跟风买买买。
“其实网购中我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每在一个新的购物网站剁手,就要输入一连串信用卡号、姓名、有效期限、包括卡后面的三位安全码。有的小众品牌网站,可能是信用证书没有做好,Google浏览器都会弹出一个的叉,是提示不要在该页面输入信用卡号等敏感信息。”她是学工程的理工女,对安全领域也有了解。
“虽然我有点担心安全,但那么多美国人这么多年来都一直输入信用卡号,也没什么大问题,就继续买买买了。”她承认支付系统是一个隐患,而盗用个人信息,盗刷信用卡的新闻在美国也屡见不鲜。
缺乏强大支付系统支持的电商,如同要在沙滩上建高楼。2018年7月拼多多上市时,创始人黄峥说:“我们能取得小小的成绩,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巨人是阿里和京东,他们培育了中国人网购的消费习惯,建立了安全稳定的支付系统,催生了一个强大的物流体系。支付和物流是电商的基建设施,“要想富,先修路”,修路很贵又很麻烦,但不修路更没有未来,而支付和物流正是电商通往亿万消费者的两条罗马大道。好在路一旦修好,可以惠及整个行业。
如果说美国的移动支付尚不成熟,美国的物流体系非常成熟,但最大的缺点就是贵,并且越来越贵。据第三季度季报,亚马逊披露,持续上涨的物流成本拉高了销售成本,物流成本从2017年第三季度的54亿美元,锐增到2018年第三季度的66亿美元,同比增长22%。物流成本不仅仅是通俗意义上的“快递”,还包括物品分拣分类、仓储存储分发等成本。为了控制成本,亚马逊和京东一样,自建仓库扩大仓储面积,新建厂房面积逐年提升。在2012年,亚马逊耗资7.75亿美元收购了Kiva机器人公司,并从2014年开始在各大仓储中用机器人在进行分拣包装,降低人工成本。
亚马逊的物流费用持续上涨(来源:方正证券研报)
为了应对物流成本上涨,亚马逊不断增加厂房面积(来源:方正证券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