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BAT大举投资影视娱乐公司,也有后起之秀在即将形成多寡头垄断的市场中另辟蹊径,打开新局面。以今年大举进军娱乐营销的今日头条为例,拥有庞大用户数据、数据分析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互联网公司,在2019年转化庞大的泛娱乐用户需求是下一步最大的市场。不久前,今日头条发布“闪耀计划”,将在未来一年内,用200亿流量扶持娱乐营销,其中100亿针对影视宣发、100亿扶持明星内容合作。
粉丝经济、网红效应、娱乐营销、平台联动……泛文娱本是自带跨界基因的产业,即使马太效应的影响已经逐步显现,内容质量与用户群体洞察永远是文娱领域创业的基础。
关键词六 · 产业互联网
2018年10月31日,腾讯董事长马化腾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在公开信中,他声称:移动互联网的上半场已经接近尾声,下半场的序幕正在拉开。而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移。
产业互联网概念在引入中国之初被误译为“工业互联网”。2012年,通用公司发布了一份名为《产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的报告,认为产业互联网是继工业革命和互联网革命之后的下一次全球商业浪潮,人类社会的下一场生产力革命,工业领域的全面升级,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跨界融合。
我们熟悉的消费互联网,链接消费者手机APP和电脑终端的数量最大约为35亿个,而产业互联网连接的对象则包括人、设备、软件、工厂、产品,以及各类要素,其潜在的连接数量可能达到数百亿。这将是下一个有能力融合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最新技术的集成领域。正如前文所说,目前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已经把触达用户的前端做到极致,但中后端的物流、储运、管理和制造效率都有待资本整合和效率提升。产业互联网的落地也可以成为提升整体效率、优化组织结构、创造新增长点的关键之一。
然而产业互联网相比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滞后,主要原因在于其自身性质。倍链资本创始人曾良在【春光里·2018中国产投生态大会】上分享观点:“我做2B行业20年,认为2B行业春天是个伪命题。这是一个线性发展的业务,指望它像2C行业一样指数级增长是不现实的。”
曾任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百度副总裁、百度糯米总经理,曾良去年刚进入区块链领域,在区块链行业他的终极目标是成为行业排名前五的投资人。曾良的团队在微网时代做过研究,发现没有一个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软件行业中在中国的收入占比超过全球的2%,这就是2B行业难以跨越的特性。
虽然中国市场整体产业量级惊人,但把产业互联网的概念细分到具体领域,市场量级就很小了,而且不同产业的性状各异难以打破壁垒。产业互联网比起单纯数字化需求,对组织结构升级的要求更大,对基础设施需求更高,铺设难度也呈指数增加。最重要的是,产业互联网是多个环节联动,很难像消费互联网那样实现单点突破,只能由大资本整合、政府与传统产业配合,并不是创业公司单打独斗就能轻易涉足的领域。
综合以上考虑,2019并不是产业互联网爆发之年,这是一个以10年甚至30年为基础的持续发展周期的起点。同样产业互联网的增长和2B端的一切服务也如曾良所言不会是爆发式,不会在消费市场激起舆论兴奋点。这是一个静水深流的庞大新领域,正如“工业4.0”或“中国制造2025”一样,一旦基础构架搭建完成,这个百万亿级新领域就能引发中国产业结构和生产效率升级、重新定义产业与消费关系的变革。
如果把这个庞大的目标拆解细分,自然要从中国制造业和互联网企业2B端业务转型着手,从投资和结构变化等多方位着眼。知名投资人陈国环未来3-5年看好制造业和产业互联网投资机会,他认为2015、2016到现在,很明显产业+投资的速度非常快。只要进行合理的资本整合,中国很多发展滞后甚至空缺的制造业会实现快速增长,甚至利润增长比部分互联网公司更稳定。
腾飞资本创始人任溶认为,2015、2016、2017年应该是产业投资的收割期,腾飞资本现在涉及的产业有新材料、芯片、通信应用、行业集成等2B领域。“未来这个领域的门槛非常高,我们的逻辑就是基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材料技术的进步,在网络技术进步的情况之下朝着端点线一个一个行业,一个一个产业,一个一个云图这么前进。我们会看好航空航天信息技术,也是遵循同样思路。“
腾飞资本主投项目主要基于软件硬件以及物联网场景应用,也涉及军工和高端制造领域。
春光里资本创始合伙人兼总裁卢常福认为,近几年加速产业资本投资的占比明显增多,互联网生态里的产业型投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旗下有数十位一线投资人,这几年投的企业有两三千家。今年百度对外投了75亿、阿里1800亿、腾讯900亿左右。大型互联网生态通过技术、流量、资源为被投产业赋能。
二百多年前亚当斯密提出自由贸易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经济发展,未来5-10年技术、资本和用户需求“三驾马车”,对未来市场的改变将远超过去20年的互联网发展。
结语:怎样度过寒冬?
展望未来无限美好,但我们不能忘记今天要脚踏实地,解决眼前的问题。日日行方行千万里,资本寒冬中无论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要认真思考,为未来积蓄能量。
英诺天使基金李竹认为,创业公司要成为独角兽,第一要对团队有很高的要求。要成为“大圣团队”:就像孙悟空一样能够上天入地出海。上天即创始团队的技术积累以及高技术门槛;入地,即团队的执行力和项目应用场景落地;出海,指的是创业团队的国际化视野。人工智能更像精英创业,对团队的要求会更高。第二是一定要以IP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来积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IP是人工智能企业的“护城河”,如果在这方面有欠缺便很难在竞争中胜出。
创新工场郎春晖关于投资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发表看法:创新工场打“认知不对称”的牌。我们对某一赛道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自己成为产业专家。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节点,我们在空间上要判断。在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上,找到未来升降的趋势,再利用这种升降的趋势来运作。
首推全球智能安全产品云平台服务的智能安防企业智普信,其创始人洪英莉分享自己的“过冬”心得:创业公司尽量不要让投资人给你“雪中送炭”,保证企业现金流和利润,不停锻炼企业自身“造血能力”,让企业和投资人一起成长,形成良性循环。
合力投资管理合伙人张敏认为:无论是已经开始创业,还是正在筹备创业,当你真正决定创业的时候,没有必要去管它春夏秋冬,创业者是没有四季的。在整个创业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冬天,春夏秋冬是一个自然规律。以中国过去二十年创投史来看,春夏秋冬基本上每三四年都会遇到一次。即使在夏天创业,募资相对容易,估值更高,但是遇到的“敌人”仍然会是千千万万。在A轮、B轮阶段遇到冬天更惨。冬天才能够看到哪些项目在真正的做事。真正的强者是热爱冬天的,冬天才是机会,坚韧不拔地投入创业。还有一个最关键点,早期熬过冬天的创业项目,真正成功机会更大,大家都有共识。
仰望苍穹、脚踏实地,改变未来前先改变自己,而未来必然被我们改变。拥抱2019,迎接下一个中国产投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