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11月11日,如今朋友圈铺天盖地都是双十一剁手攻略,而当年赋予这一天特殊含义的“光棍节”反而成了过气又尴尬的网络流行语,只有外媒还在不厌其烦地解释这四个1和四个
棍子之间的象形意味。
对当代的中国网民来说,“双十一”已经成了打折促销日理所当然的同义词。
2015年11月11日,山西省太原市,某大型连锁超市内市民排队等待购物结账。/ 视觉中国
被遗忘的光棍节
早在BBS时代,双十一还是光棍节,而这个节日早已流行于大学校园,并衍生出一系列充满学生纯朴气息的节日仪式,如互赠筷子为节日礼品、用四根油条一个包子为节日必备套餐,商店里还有贩卖简陋的“光棍身份证”。校园论坛上不乏征集单身速配的提倡帖,并号召集体乘坐11路公交车搞快闪。
彼时的光棍节还是大学生们用来自嘲、找对象的机会;到2000年以后,光棍节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名正言顺的节日了。2006年的光棍节,天津大学学生会还在校园里设立摊位,义务为学生们转送光棍节礼物。
2006年11月11日,天津大学学生会的同学们在校园里设立摊位,义务为同学们转送“光棍节”礼物。/ 视觉中国
而当“光棍节”走出校园,逐渐被大众媒体关注的时候,它的话题热度也一路走高,并在2011年达到顶点。
2011年11月11日,因为含有6个“1”被调侃为“世纪神棍节”。这一天,上海地铁特意调整运营计划,安排11号线1111号列车在11点11分停靠站点,并增派保安应对闻风而来的人潮。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地铁1号线则传来一阵骚动,11个裹着喜被的年轻男子占领了一节车厢,手举大字红板以行为艺术的方式公开求“脱光”。
而同一天的法新社则刊文介绍称,这个非官方的“单身日”已成为一个商业金矿,因为相信数字“1”的特殊组合,中国各结婚登记处迎来蜂拥而至的新人,希望在这特殊的一天告别单身。在南京市,3000多对情侣预约登记,这一数字是平日的十倍,市内各婚庆服务也预约爆满。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的同一天,媒体在照常报道“光棍节”时,却不约而同地引用一句更流行的网络段子,“一个人过光棍节没那么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穷到无法享受‘双11’”。这时人们才意识到,11月11日这一天在不知不觉之间被重新定义了。
行人从北京王府井地铁站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广告前经过。/ 视觉中国
而就这之前的两年,刚刚成立不久的淘宝商城,选择在十一国庆和跨年元旦之间的换季空档,借“光棍节”的由头打出“全场五折”这个简单粗暴的促销口号。
最初的营销策略还停留在鼓励“单身者以购物疗伤”的试水阶段,但销售额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呈二十倍增长;到了第三年,淘宝就正式抛弃了“光棍节”的概念,开始单纯以“双十一”和“购物”为主题进行营销。
如今,“双十一”等同于“购物节”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国内各大电商开始蜂拥同时在双十一进行打折促销活动,却不想淘宝抢先为"双十一“注册商标的行为为战局浇了一把油,京东不得不连夜撤换所有含“双十一”字样的广告文案,并公开指责阿里不义,就此拉开了著名的“猫狗大战”序幕。
此外,双十一的火爆让实体零售商也跃跃欲试,2014年包括实体商场在内的上百家传统零售商联合发起双十一“莲荷行动”,喊出“中国购物节”的口号。
1207亿,这是2016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当天的网络交易总额,比全国零售餐饮业在春节期间的日均销售额还要多出7亿。而就在八年前,整个淘宝全年的交易额都不到1000亿。
今年双十一,最佳电商,没有之一。
双十一成就了无数电商,而电商们也把原本一个大学生们用来自嗨的节日推上了风口浪尖。随着这种狂欢营销愈演愈烈,反感异议之声也不断见诸报端。批评家们指责“原本具有文化内涵的节日被商业化炒作”,成了单纯的打折促销节。
只是他们忘了,在一贯世俗化的中国,各路商家借节营销的习惯古已有之,即所谓的“节令生意”。
自古过节都是买
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这些沿袭至今的传统节日大多自宋朝起就已经定型,那时候光是官府公认放假的节日就有大大小小不下三十个,逢寒食、冬至、元旦等大节,还专门发放过节补贴,以促消费。
由于商品贸易的发达,普通老百姓也已改变以往自给自备的节日消费习惯,如粽子、蒲叶等节日象征物皆直接从市场购买。据《梦粱录》记载,在当时的都城临安,每逢节令,不光城里人要上街购置节日用品,连周边的乡下农民也要进城消费过节,购物本身早就成了节日活动的组成部分。
而对商家来说,节庆显然就是商品促销的绝佳时机。以酒肆为例,每逢节日就要结彩欢门,酒客满盈,追欢买笑,倍于常时。
清明上河图(局部)。/ Wikipedia
中秋就是一年一度的新酒上市仪式,这一天的临安热闹非凡,由官府酒库出面组织展销游行。每年中秋,全城最漂亮的官私妓女都会盛装列队打头阵,因此这种游行也成了变相的“赏美大会”;如果有贫贱泼妓不借备衣装首饰,就偷偷混进队伍沾光,还会被官方责罚。《梦粱录》中记载,游行途中,有好事的风流少年沿路跟着劝酒送点心,还有些脸皮厚的长者也跟着效仿,结果被路人取笑。
至于元旦这种跨年大节,商品促销活动从十月份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至元宵节后。为了鼓励商市活跃、以示亲民,京城地方官会亲自出面造势,诸舞队簇拥前后,萧鼓振作,连亘十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