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建的沙县小吃有几个不一定是权威的说法,据说沙县小吃的品种有240多样;全县有半数以上的人口以经营小吃为生;在全国的大街小巷,沙县小吃的招牌更是司空见惯。如果你没有吃过沙县小吃,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小编在想,沙县小吃之所以风靡全国,一定不会只是因为种类多,想必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精妙之处,带着一堆问题,我们今天就带你去沙县,实地探访一下传奇的“沙县小吃”吧!
撰文、摄影:黄橙
不到沙县,不懂小吃精妙
走在厦门,有时我会很纳闷,沙县小吃到底开了多少家?星罗棋布是一个很夸张的词,然而用来形象沙县小吃店无处不在的密集度却非常贴切。任何时候肚子饿了,沙县小吃就是慰藉自己胃口的最好选择,宛若有了苦恼,亲友就能缓解你的悲愁。
沙县小巷的夜色
不过,沙县朋友总是对我说,你一定要去沙县实地品尝,否则不懂得小吃的精妙。在他们看来,沙县小吃离开沙县这方水土,已经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纯正的原味。他们为我制造了一个悬念,让我怀想。
沙县福布斯财富圈?怎么略感违和?但是这里依然有着令人牵肠挂肚的美味,果然还是沙县小吃叫着亲切。
周末开了5个小时的车,终于抵达沙县。乍看这个县城,没啥特色。新楼盘正在不断推出,离县政府不远就是一块大工地,广告牌上写着“沙县中心福布斯财富圈”,另一面写着“开盘劲销全城,奋力打造沙县‘小香港’”。好像中国所有的县城都在追求一个建筑模式和相同的生活方式。
倘若沙县只有不断变化的新貌,没有令人牵肠挂肚的美味,它的游子怎么可能一谈起家乡就容光焕发,双眼发亮,口舌生津!
历史悠久的福建沙县板鸭,宋朝宰相李纲将沙县板鸭誉为禽肉之上品。
炒木槿花
营养面!
寻香之旅意味着要走很多的街巷,看很多灵巧的手犹如变魔术一样将精妙繁复的扁肉、芋饺、米冻、豆腐丸、泥鳅粉干……端到你面前。两天很短,我无法尝遍品种繁多的沙县小吃,然而,唇齿间丰富的味觉告诉我,沙县人真的把小吃当作民间艺术,他们不仅创造了匪夷所思的小吃品种,而且天天享受着它们。小吃是他们的至爱,而后才是他们的谋生手段。可以说,中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沙县这样与小吃血肉相连的地方了。坊间冒着热气的小吃,仿佛让我穿越了悠久的历史,找到那些随风飘走的清纯岁月。
每家老字号都卧虎藏龙
沙县扁肉,寒冬来上一碗好顶赞!
有趣的是我要寻访的宝珠小吃店,就在“沙县中心福布斯财富圈”的对面。宝珠小吃店著名很久了,门面依然朴实得很,一溜蜂窝煤泥炉摆在店前,上面顶着几个烟熏的黑锅,当然也有不黑的。黑的是历史,新的是现实。店里挂两个金字招牌,都是中国烹饪协会颁发的,“中华名小吃”项目下分别是宝珠扁肉和宝珠芋饺。
扁肉馅发出亮丽的光泽
扁肉是福建叫法,在上海叫馄饨,在四川叫抄手,在广东叫云吞。这样普通的小吃,却被沙县人做成别人很难望其项背的经典小吃。其奥妙至少有两点:一是做肉馅的猪后腿肉必须新鲜到“刀插进去肉还会跳”;二是猪肉只能用木棰敲打成肉泥,不能用绞肉机。只有这样,猪肉变成肉泥却纤维不断,沙县扁肉美妙的Q感即源于此。捶打一斤猪肉要花费半个多小时的人工,如此艰辛并耐心地做一种小吃,对于沙县人来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习惯,它比都市人所谓的职业操守更为坚贞。
我特别喜欢看拌了少许盐巴、味精、糖和少许酱油之后的肉泥,那亮丽柔媚的光泽会让人心生爱意。很难想象如此温顺的肉泥,入水一烫,就成了弹牙的尤物。忽然领悟,沙县扁肉之名是取其制作之关键:扁打猪肉;而广东云吞应是取其在瓷碗里似朵朵飘浮不定的云彩。
在小吃高手林立的沙县,宝珠扁肉能成为看家绝活,除了店主的用心,应该还有调味上的独到之处,只是不便深入探听。距宝珠小吃店百米之外,有一家庙门扁肉,门面宽阔,名气比宝珠小吃店还要大。我比较了一下,就扁肉而言两家难分伯仲。
庙门扁肉店
沙县每家小吃店的经营项目大多在10种以上,宝珠小吃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芋饺和泥鳅粉干;庙门扁肉店则有美味的葱花拌面,与扁肉成为绝配。
以宝珠小吃店为中心,庙门扁肉在右,佳兰烧麦在左,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佳兰烧麦的门面很小,位于街角巷口,锅灶都摆到屋外去了。有两位中年阿姨坐在屋里包烧麦,满手的晶莹剔透。佳麦烧麦以细皮嫩肉闻名,细皮是面粉与木薯粉混合擀成的,嫩肉里有粉丝、瘦肉、香菇、冬笋等。只见四只手上下翻飞,包出来的烧麦犹如雪白的果冻一般,煞是可爱。放到蒸笼里蒸熟,再薄薄地刷上猪油,视觉效果极佳,个个晶莹似玉,吹弹可破啊!配上一碗烫嘴豆腐,夫复何求!
佳兰烧麦
呵呵,话说得太早了。烧麦还是有所求的,求的是豆豉油。只有蘸了它,烧麦的鲜美才能展露无遗。佳兰烧麦端上桌时,必定有一碟色泽清亮淡红的豆豉油同行。豆豉油是做豆腐时的一种副产品,味道鲜香微咸,保质期不超过一天,在外地的沙县小吃店餐桌上难得一见。终于信了沙县朋友的话:沙县小吃离开沙县这方水土,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纯正的原味。
甜烧麦和咸烧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