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几块钱的利益,我们每天要忍受着不断地请求:“来给我们点个赞吧”,朋友圈、微信群、聊天页面都会突然蹦出来点赞邀约,有人组建了群相互点赞,有人在网站贩卖点赞。渐渐,活动变了味道,有人分析:“这本来是一个为了获得利益的游戏,但在广大用户的努力下,已经变成了一场竞技,分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绝对不能输给对方。”这种操作对于人际关系的有效勾连并无意义,甚至是有负面作用。好的社交营销,是增进人与人的亲密感、对彼此认同感,而不是增添麻烦,以及无效沟通。
双11十年伴随了年轻世代的成长,已经成功和年轻人触动了内部关联,通过十年的频繁体验,他们形成了反射弧,一到11月就不自由自主地想要去买点东西,把在双11购物当成一种习惯。
但更年轻世代,孤独已不再成为问题,无聊才是他们生活的阻碍。
打破无聊的方式,尽管还需要通过消费来实现,让生活不断有新鲜事发生,但这种消费不一定是购物,还可以是打赏、买游戏装备、知识付费。商家不得不寻找和娱乐结合的方式,错过了明星主动塑造人设的契机,只得依靠粉丝经济支撑。每个品牌都推出自己的形象代言人,发放明星红包,把购买和追星嫁接在一起,粉丝既支持了偶像,也拿到了商品。也引发不同粉丝群体相互较劲,攀比购买量。
他们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为了偶像消费,这样的消费,充满着盲目性,也无法持久。
农民欢庆丰收,民工企盼团圆,只有“中产阶级”狂欢消费。原本,消费、大数据还可以帮我们看到其他阶层的生活,拼多多最大的功劳就是释放了农村乡镇的消费力,但是双11的大部分商家,却单一化提倡“中产阶级”的消费观,遮蔽掉了复杂的现实情境,使得被促销信息淹没的“中产阶级”与社会的种种矛盾隔离开来,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孤独。
四、一种全民行为长达十年得以一直维系下去,必然演变为一种仪式。
这种仪式既是公共的,举办大型的狂欢夜晚会,邀请海内外众多明星,互联网+电视联动直播,让亿万粉丝参与到消费狂欢中来,颇有春晚的架势。
也是私人的,消费者转发锦鲤,在零点前开始倒数,一到零点就正襟危坐抢购,关注着每分钟发布最新的战况。
面对着双11不断上涨的销售数字,他们计算的不是花费了多少,而是贡献了多少,心甘情愿地成为仪式上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