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座旅游城市,杭州是否要大力发展工业?这样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事实上,从2003年,杭州市政府就提出了“工业兴市”的战略任务。虽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与苏州、南京、武汉、广州等以工业立足的城市相比,杭州的短板显而易见。
这张表格,反映了主要城市的工业投资质量[6]
土地紧缺与成本上升、人口红利消失,成为制约杭州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这座城市虽然依靠一流的创业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人才,但工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尖端人才,蓝领工人的缺乏 ,也是杭州制造业的一大软肋。
于是我们看到,一方面是杭州政府大刀阔斧撤市并区,扩容外围土地,通过提前规划实现区域联动。另一方面是加大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力度,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尤其重视产业集群的打造。
从主城区到余杭、萧山,杭州市政府大量清退污染企业,将原有传统工厂改造成为文化创意和前沿高端产业集群,打造“无烟工业”,实质上是行政与市场“联手调控”,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制造业升级,本质是降成本、提效率。积累二十年的数字科技,此时再次成为振兴杭州高端制造业的一张王牌。
打造数字化、信息化的智能制造,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赋能。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数字技术与传统场景的融合方面,杭州历来走在中国最前列。
对于将数据定义为“新能源”的阿里巴巴来说,杭州这座不大不小的主场城市,是一片理想的试验田——其对消费场景的改造,始于杭州,到如今杭州人基本可以靠一只手机行走大街小巷。其对城市公共场景的改造,仍然始于杭州,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率先为城市装上“智慧大脑”。而这家“数字新能源公司”的下一步野心,是要实现对工业场景的改造。
以阿里这座“富矿”为中心,一大批的服务商团聚在周围,他们誓要做“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卖水者”,为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所需的数字服务——对于杭州来说,最不缺的就是这方面人才。
发展制造业,并不意味着丢掉互联网。虚拟经济最终需要服务实体经济,数字经济只有与传统实业相结合,才能为老虎插上腾飞的翅膀。
当然,发展新兴科技产业和高端制造业,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沉淀过程,杭州要想补齐自己的短板,需要有足够耐心。
老一辈浙商艰苦创业,为杭州本土产业的崛起打下了第一根桩。新一代浙商创新求变,用全新的思维、全新的理念,延续着浙商的传奇。
杭州的下一站,与其说是转型升级,不如说是新旧产业的大融合。
5
一张蓝图绘到底
在中国创新经济的赛道上,杭州是一座常常被拿来与深圳作比较的城市。但是,杭州就是杭州,深圳就是深圳。
与深圳相比,杭州没有大规模的内地移民,少了一些“野蛮生长”和快节奏。当年深圳的崛起,除了特区的优越政策外,还承接了香港的大量产业转移。交易拉动制造,使得深圳拥有全球城市中最完整的科技产业链。而杭州在人们传统印象中,则更像是上海的“后花园”。
这座城市安逸舒适,宜居程度可以与成都媲美。但杭州并不甘心。这座曾被人定义为“旅游城市”的江南古都,硬生生从上海的荫蔽下撑开一片天地,成为新一线城市的领跑者。
郎咸平在点评杭州模式时说到:
“杭州以及所在的浙江省系统的改善了当地的投资营商环境,甚至可以说打造了全国最一流的营商环境,为经济的持续繁荣提供了制度保障。”[7]
极高的公共服务效率,成为杭州对外招商时最具吸引力的优势之一。 时下在全国政务系统大力推广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正是发源于杭州。除此之外,还有首问服务制度、限时办结制度等。有来杭投资的外地商人感慨:
“杭州的公务员,甚至比企业家还要繁忙。”
“最多跑一次”,已成为杭州政务改革的标志性口号。
清楚知道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定位,是杭州少见“折腾”,屡屡领跑新经济的关键所在。 这种“不折腾”,在城市建设中体现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理念和决心。
2016年,杭州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获得国务院批复。这个总规划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发展活力、支撑保障能力和城市魅力,对发展目标、空间管制、发展规模、区域城乡空间布局、空间结构、中心体系及公共服务、综合交通体系、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绿地系统、景观系统等方面进行了重点修改完善。
以G20峰会和亚运会为契机,杭州从2016年开始,拉开了新一轮城市建设的大幕。这一年,杭州全市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630.53亿元,增幅达20.3%。多条高速公路和快速路建成通车、地铁里程增至82公里,杭州至富阳、杭州至临安的城际铁路试验段开工建设、新增公共交通运营线路15条、主城区新建停车泊位5.1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