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ostco(开市客)中国大陆首店在上海开业,成为热议话题。中国市场旺盛的消费需求和能力毋庸置疑,宜家、优衣库、肯德基、麦当劳等外资企业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赚得盆满钵满,这样的市场谁肯放弃?
另一方面,实体商业在电商的强力竞争下日子不大好过。Costco来了,实现了开门红,能否百日红、日日红,后面有挑战。
1
上海市民喜欢尝鲜,开业第一天人流爆棚,很快恢复常态的例子一抓一大把。过消费者这一关,必须洞察本地市场情况,适合这块土壤方能长久经营。
Costco首日人再多,多得过1995年12月20日的第一八佰伴吗?商厦开业当天,107万人次光临的数据,写进吉尼斯世界纪录。那一天我去写开业的新闻,第一八佰伴的自动扶梯和电梯数量算得上多了,从早到晚挤满了人,记忆犹新。
麦德龙刚刚在上海开业时面向单位用户,在一家外资公司工作的同学,和同事坐着公司的面包车去采购。东西都是大包装的,折合单价便宜了一大截,赫赫战果塞满了一车,大家最后下车是从车里爬出来的。
一样采用会员制,山姆会员店刚开时也挺红火的。我家办过一张卡,结果呢,一年内总共去过3次。它和Costco有不少相似之处:量贩、会员制年费200多元、追求一定的品质。但是本人体验为什么不怎么爱去?个人觉得有3个原因,跟付费买会员没多大关系。
首要的一条:去一次太费时间!第一次去,仅仅走马观花浏览自己需要的商品,纯自助了解没有咨询促销员,从进场到出场,花了2小时。东西重,一个人负责挑选得两个人一起上车下车运回家,乘以2就是4小时。加班狗伤不起啊。时间最宝贵,挥霍整段的时间无异于犯罪,为了便宜十几块几十块,搭上4小时,这笔账根本就不划算。最后一次,晚上让家属去买一箱每桶5升装的矿泉水,卖场行进一圈加上挑选,来回竟花了一个多小时。从此“拜拜”。
我现在的生活必需品采购模式是,两周左右去一次家乐福等大卖场,按手机上事先记下的采购清单到常去的货架扫货,加上卖场隔壁解决晚饭,不超过1.5小时。平时缺什么,去菜场顺便弯到隔壁的迪亚天天,5分钟内搞定。迪亚天天也用会员卡,不过不用付费。
第二条原因,生鲜食品量太大,不怎么适合三口之家的生活习性。大包的牛肉、海鲜可以放冰箱,面包、绿叶菜你也按外国人的食量每种都整那么大一包,跟消费习惯不匹配。即便算下来单价低一点,不能按时吃掉就是浪费,还不如去菜场和商店买新鲜的,品种更丰富。在中国南方,水果蔬菜都可以两三个一买的。
第三条原因,周边快餐食肆不够丰富,对前往的动力造成极大打击。大采购一趟,自然希望顺便解决一顿饭,比自己做的好吃点、花样多就行。周边饭馆的数量,基本决定了愿意去的次数。要不怎么现在的百货商厦里,饭店越开越多了呢。
如果每次去之前,要说服自己克服这3个心理障碍,还费这个力干嘛?换地方。
2
话说回来,Costco的开业在上海引发热潮,自有它的道理。质优价廉永远是王道。
Costco的毛利率只有11%左右,普通超市的毛利率则为15%至25%。据说在Costco,商品毛利率一旦高过14%必须汇报CEO,再经董事会批准;如果商品在别的地方定价比在Costco还低,就会下架。
小米CEO雷军极度推崇Costco模式。他说,Costco这么多年所向披靡的最重要原因是:商品做到极好、价格做到极低、服务做到超预期。
中国的中产阶层不断壮大。Costco对中产阶层吸引力巨大,因为“只有中产才普遍有囤非生存类货品的倾向性,以及对日用品的品牌需求很明确”。营销专家分析说,单从数字上看,Costco每年利润主要来自于会员费。只有中产数量稳定的区域,才能养活会员制这个模式。以牙膏为例,沃尔玛、家乐福的牙膏有几十个牌子,价格跨度大,但Costco集中在中产常用的五六种牙膏,采用量贩装。虽然毛利率比别家低,抓住中产囤货心理,通过跑量一样赚钱。
国君零售团队的分析认为,Costco的护城河在于“低价精选”,凭借会员费盈利,实现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