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团小学这20年,她坚持去学生家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找到孩子学习的动力;她关注爸妈出国打工的孩子,并把这些留守儿童集中起来,成立了周末俱乐部开展活动,为了满足更多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帮他们培养兴趣,激发潜能,后来她又转变周末俱乐部的形式,逐渐成立了“七色花乡村学校少年宫”,使其成为当地孩子在双休日、寒暑假最喜欢去的“快乐宫”。
施建英清晰地记得,自己到贵州省毕节市支教时的那些画面。异常寒冷的冬日,孩子们纯真的眼神,灿烂的笑脸,和那因为光脚而冻得发紫的小脚丫,无一不让她动容。回校后,她立即发起了募捐活动。此后,西藏、云南、海南、河南、内蒙等地的农村学校,也陆续留下了施建英的身影。
2015年9月,施建英来到了南桥新城的思言小学,这是学校创办之年。在这里,身为德育教师的她把自己的育人理念进一步延续。“栀子花”是思言小学的校花。从冬季开始孕育花苞,直到夏至绽放,不挑剔任何贫瘠的土壤,为四周绽放浓浓的花香,其生长过程代表着“美丽、坚韧、醇厚”的生命本质。思言小学每月一次线上或线下的“栀子”(谐音:知子)课堂,会让平日里忙于打工的家长吸引过来,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孩子,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每次开学后,学校所有老师都会安排时间和所有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面谈,了解他们最近的家庭情况及思想、身心状态,帮助他们更好地找回学习状态。
通风小管家,黑板美容师、小小发行员、绿色小天使、桌椅保护员……思言小学的每个学生在班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岗位,并在岗位锻炼中学会服务班级,服务同学,学到责任和担当。每学期结束,老师还会根据对每个学生的观察,为他们送上一张量身定制的“生长小奖状”。哪怕只是举手发言比以前积极,哪怕只是值日做得比较认真,哪怕只是多交了几个好朋友……都可以看作是各自生长的成绩。
在施建英看来,学校是一个小社会,而教育是培育孩子从这个小社会顺利走向大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进而为建设国家贡献力量的一条路径。“我希望能让学生融入到奉贤家园,了解奉贤特有的‘贤文化’,以此来增强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培育家国情怀,长大更好地融入社会,再去影响社会,引领社会,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施建英说。
张少伯(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语文教师、2017年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2019年全国优秀教师)
从教感言
成长在物质丰裕、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会面临很多诱惑,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至关重要,教师要用温情和智慧铸就学生的心灵课堂。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大写的人”
2019年高考前夕,晋元高级中学语文教师张少伯照例一边将准考证递入学生手中,一边拿出自己给每位同学准备的手写信,“教育要有温度才能走心”是他的恪守。
从教三十余载,为学生写信的习惯就坚持了三十余载。满满一张A4纸,没有花哨的文字,只有最平实的话语、热情的鼓励和中肯的提醒,信尾统一署名“愚师挚友:少伯君”。
而他没想到的是,每位学生也为自己准备了一封信,信中有高中的点滴,对恩师教诲的感恩,更有鸿鹄之志。将手中的一沓亲笔信送给学生,再从学生手上收回满满的回忆与祝福,张少伯深刻感受到自己坚持的“情智”教育没有错。
张少伯曾获得2017年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2019年全国优秀教师,谈及自己的教育理念,他提起人民教育家于漪的一句名言:“语文课不能只教在课堂上,要教到学生心上。”这句话是张少伯的座右铭。在他看来,在传授知识之外,教育的重要目的在于培养一个“大写的人”。
张少伯的学生往往称其为“男神”、“少伯兄”、“少伯君”。提及这些称呼,张少伯哈哈一笑,表示,“要让理想信念注入学生的灵魂,首先必须要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和智者。授课方式上也要变通,青少年最反感长辈居高临下、生硬空洞地讲大道理。”因此在课堂上,他致力于通过丰富的语言形式、文本解读、结合历史与当下,让学生产生共情。
例如,高二语文课的第一单元,讲的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课堂和文艺作品中不乏《七根火柴》、《万水千山》、《突破乌江》等著名的长征故事,但张少伯发现,每当提起“长征精神”,学生们的理解常常仅限于“不怕远征难”。可他们为什么“不怕”?面对艰难险阻,那么多人义无反顾跟着共产党一路前行,即使战死饿毙也在所不辞,这又是为了什么?对此,学生们往往体悟不深,语焉不详。
“讲长征或许很远,但讲长征和当下的联系,学生们才会有切身感悟。”张少伯从“大渡河路”、“金沙江路”、“瑞金医院”、“长征医院”等路名、院名的来源说起,穿插了诸多与长征相关的历史故事,以情动人。
今年春节期间,受到疫情影响,在“停课不停学”的口号下,学生们在家上起了网课。如何结合疫情让学生对“长征精神”在当下的延续和传承有更深刻体会?张少伯组织班级学生形成一支宣传队,每天出一期电子报,对疫情状况、防疫措施、典型英雄以及身边参与抗疫的老师们进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