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记者参观自贸区 科技创新引领未来
华夏经纬网10月23日电 (记者殳磊),两岸记者来到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张忠东向记者们介绍了自贸区的概况与发展。
改革开放的40年里,天津自贸试验区的改革探索成效显著,特别是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天津自贸试验区总体面积119.9平方公里(包括16.96平方公里海关特殊监管区),主要涵盖3个功能区,天津港片区、天津机场片区、以及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
张副主任特别强调,其中制度创新成效明显,自贸区积极推动“放管服”改革,开设行政审批综合受理单一窗口,实现“一照一码一章一票一备案”一天办结。他说:“统一用一个章,一个窗口办理,自贸区是全国率先实现的。此外,像台湾投资人来设企业,香港投资人、境外投资人来设企业,百分之99的企业,到自贸区,当时备案当时办理。”
下午两岸记者参观了天津生态城中的国家动漫园,国家动漫园时国家文化部与天津市政府之间的重大合作项目,是文化部确认的第一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园。作为绿色产业的代表,国家动漫园是天津生态城启建并投入运营的第一个产业园区,占地1平方公里。
动漫园讲解员向两岸记者介绍了“动作捕捉”技术,电脑屏幕中的虚拟动画人物会和被捕捉的真人行为一致,据了解,“动作捕捉”现场配备了40路摄像头的魔神全数字红外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和24镜头的便携式动作捕捉系统。
这项服务致力于动画、游戏及影视作品内角色模型的动作数据捕捉。目前,已有多部影视动画作品在动漫园完成,如《天生我刺》、《神奇阿呦》、《龙骑侠》等。
海峡两岸网络新媒体大陆行(福建站)启动
中新社厦门10月24日电 (闫旭)海峡两岸网络新媒体大陆行(福建站)活动24日在厦门启动,两岸10家媒体的16名记者将通过实地采访,了解改革开放40年来福建的发展成果。
当天上午,在厦门海天集装箱码头和厦门国际邮轮中心,两岸网络新媒体记者开启了在福建为期4天的采访。
两年前,厦门海天集装箱码头开始进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陆续推出了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网上营业厅、4G集装箱智能理货系统、码头设备远程操控改造等多项服务创新举措,助力港口服务水平提升。目前码头已实现了闸口无人化,集装箱操作半自动化。
经常往返两岸的台湾《真晨报》大陆新闻中心主任杨之中,已是第四次来厦门采访。“但是厦门港我是第一次深入采访。大陆一天一个样,厦门港的进步也很快,希望这次能深入了解福建,介绍给台湾读者。”杨之中说道。
杨之中表示,如今两岸农业、商品贸易、文化等加速往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人到大陆打拼、生活,很多台湾年轻人也希望多了解大陆。在此次采访中,杨之中最感兴趣的是两岸在文化方面的交流。
当天下午,两岸媒体采访了台湾媒体人杨慕在厦门创立的音乐组织“微风乐集”。来到厦门已6年的杨慕,在这里创作出许多广为传唱的新作。杨慕告诉两岸的媒体记者,他想让这座城市有山有水,还有音乐,成为一个“爱唱歌的城市”。
记者了解到,在接下来三天的行程中,两岸网络新媒体记者还将探访厦门筼筜湖、五缘湾,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牛岗山生态公园等,从经济发展、两岸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了解福建。(完)(来源:中国新闻网)
“两岸媒体大陆行”之“从天安门到石库门,上海接力”
海峡之声上海10月24日讯(记者 王倩 张笛 程娟娟)“原来我都是从浦西看浦东的风景,今天在游船上可以多个角度看到黄浦江的夜景,很开心……”
10月24日晚,上海外滩滨江沿岸,迎来了首届由海峡两岸50家媒体人组成的联合报道组。来自台湾“今日新闻”的黄诗棋作为此行的一员,此时正在夜游浦江的游轮上兴奋地拍照。24日早晨从天津搭乘高铁,下午到达上海。一天之内,一南一北两座城市,飞速发展的城际高铁让黄诗棋们感受着大陆改革开发40年来的城市速度。
此时,距离“海峡两岸网络新媒体大陆行”活动启动刚好过去一周的时间,从北京到天津再到上海,改革开放究竟给这三座城市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两岸媒体人用自己的视角记录着这一路行走的感受。“从北京到天津,对自己冲击最大的还是这40年间,大陆政府正在有规划地推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建设。这规划是五年、十年甚至是四十年,对于我们从台湾过来的媒体人来说还是蛮震撼的。”台湾《远望》杂志研究员张惠闵说,看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果,身为中国人的她也同感荣耀。
经济的发展鉴证着一座城市的成长,而站在古老的红墙之下,凝望的则是一座城市的根基所在,“其实我觉得北京作为起点是非常有意义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天去参访故宫,感觉是找到两岸共同的根了。”18日,故宫作为此次两岸媒体人参访的第一站,自然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张惠闵说,从古老厚重的宫墙一眼往过去,会萌生出深深的使命感,两岸在近代史的发展中原本就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身为中国人,无论是在台湾还是大陆,都应该参与到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建设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