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中老年人多选择热烈喜庆的表情包,青少年使用的表情包往往带有戏谑、嘲讽、调侃的意味。除了制作明星表情包,他们甚至不介意自己的“丑照”被当作表情包。这就是当下社交圈中流行的“黑”与“自黑”。这类表情包已不单单是一种情绪的宣泄,而是让娱乐至死的时代多了一种解构严肃命题的方式。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董盈盈认为,要警惕“表情包热”可能引发的短平快式的网络“浅社交”、个体情绪的群体性集聚发酵、过度娱乐化和解构主义盛行等问题。个别网生代“愤青”“喷子”在玩表情包时,“只知底裤不知底线”地恶搞,并不利于健康网络社交观的建立。
对于那些在现实社交场合畏首畏尾,却在网络社交中玩得不亦乐乎的人,还是需要一些提醒。日本学者曾提出“容器人”概念:现代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互相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变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表情包作为一种“双刃剑”,代表了部分人群对自我表达权利的突破与争取。但这把剑并不能代表自己在现实人际交往中的合理发声与有效沟通。换句话说,一次看似热闹的“斗图”狂欢、网络畅聊并不能缩减人们心灵的距离。表情包再好,也代替不了你的真实表情。(作者:俞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