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改写西海固学子命运的“特殊高中”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3-14
摘要:改写西海固学子命运的“特殊高中”

难为情的不是蛇皮袋装衣服,而是倒数的分数

  虽然有着较高的定位和一流的教师配置,但六盘山高中第一年的招生并不顺利。“这是一所位于几百公里之外的新学校,不收学费还发钱,西海固的一些家长怕孩子当了学校的‘试验品’,有的还担心是‘骗子学校’。”金存钰说。最终,教师们“苦苦相劝”才从家长手中“要”来了604名新生。

  按照一般办学规律,生源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升学率的高低。然而,这一规律在六盘山高中被打破了。尽管招收的学生80%以上来自农村乡镇初中,多数还是“中下等生”,但六盘山高中却在学校创办后参加的第一届高考中收获了二本上线率69%、一本上线率41%的成绩。

  “学生苦学,老师苦教”,老师们道出了升学率背后的秘密。时任六盘山高中政教处主任的岳维鹏告诉记者,早些年山区孩子的底子真的很差,特别像英语等课程,欠缺太多,“但孩子都特别努力,老师们也着急,上课时教新知识,课余时间抽空补习初中课程,等于三年上了六年的课”。

  如今想起当年入校时的情景,令马世龙难为情的不是蛇皮袋装衣服,也不是脚上破洞的灰布鞋,而是倒数的分数。“中考失利,如果不是特殊的加分照顾政策,我根本进不来,这个成绩让我一度很不自信,也倍感压力。”

  “但当我看到美丽的校园,先进的设备,优秀的老师,上进的同学,我就知道自己来到了一个学习的天堂。”马世龙说,因为喜欢读书,他毫不犹豫选择了文科。周末,他几乎整天泡在图书馆、阅览室里,让自己尽情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中。

  因为渴望“知识改变命运”,因为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六盘山和育才的学生比普通学校学生要更加努力。“学校创办初期,老师们很少会在深夜12点以前睡觉,既要给学生们‘开小灶’、备课,还要负责‘驱赶’在厕所借光学习的学生,心疼又无奈。”赵保利说。

  除了肯下“苦”功夫,六盘山高中年轻的“创业者”们还在教学理念方法上下“新”功夫。他们借助全国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契机,把一所刚成立的学校打造成了宁夏全区基础教育发展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样本学校。

  家长的期盼,学生的努力,教师的压力,化为一张张令人欣喜的录取通知书。“第一届高考的成绩出人意料,成绩公布当天,不少家长还半信半疑地打来电话确认孩子的成绩。”金存钰说。

  以当年全区文科第一名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对马世龙来说像是一场梦。“我从来没想过命运会在高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刚进校时只想着能考上大学,找个稳定的工作,就不错了。”他说,“我是村里出的第一个大学生,那时村里人根本不知道北大是什么,只知道是一所北京的大学”。

  教育扶贫的成果在六盘山高中开始显现,这让决策者们对这一办学模式有了信心。2006年,另一所同样性质的高中——宁夏育才中学在银川市建成招生。目前,两所学校在校生人数已超过13000人,成为宁夏“单体规模”最大的两所高中。

  西吉县王民乡王民中学副校长王永名说,以前西海固地区的孩子就算考上了本地高中,能够升入大学的机会也很有限,毕竟教育质量和资源都跟不上。银川虽说也有几所优质高中,但由于招生分数太高,能够进去的学生寥寥。“这两所学校带来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让原本上不起高中的学生能有学上,原本上一般大学的学生能够考上更好的。”

  他说,现在六盘山高中和育才中学每年在西吉县招生500名左右,去年王民中学有约九分之一的学生进入这两所学校。“因为它们不占用当地的招生名额和指标,所以西海固基层中学普高的升学率也得到了较大提高,这意味着更多孩子能有机会上高中。”

  为了让更多薄弱初中和农村初中孩子能够进入六盘山高中和育才中学读书,两所学校在实际招生中会有所倾斜。除此之外,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两所学校在正常补助政策下,还对建档立卡户家庭的学生加大了扶持力度,保障他们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资助,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用知识改变命运,不能只关注升学率

  学生刚入校时,很多习惯都需要养成,特别是在早些年,不会使用水冲厕所,水龙头被拧坏,不会坐公交车等情况经常发生。

  “老师夜里从家赶来送学生去医院、为学生垫付医药费,甚至给学生饭卡充钱让他们改善伙食,都太普遍了。学生一点情绪波动老师都能察觉到,我们经常开玩笑说老师们是‘妈妈的平方’。”马世龙回忆说。

  育才中学心理辅导老师马叶秋说,这些孩子原本性格就相对内向,不善言辞,在离家几百公里的地方,考试失利、同学矛盾、思念家人等都有可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情绪波动,这个时候心理辅导就很重要。

  对于六盘山高中和育才中学这样的大型寄宿制高中而言,封闭式管理是硬性要求。如何让远离父母的孩子们既能安心愉快地学习、生活,又能拓宽视野、挖掘潜能,成为这两所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扶贫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帮助更多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考上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但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升学率,让孩子们变成只会‘死读书’的考试机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成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金存钰说。

  在上课前的“小班会”上唱歌,课后与篮球队的小伙伴们切磋,是育才中学高二学生柯原学习之余最开心的事。

  柯原的老家在西海固大山深处。2012年,9岁的她跟随父母搬迁到几百里之外川区的生态移民村。搬迁之后,因为学习条件的改善,柯原的学习动力更足了,她也暗下决心要考上六盘山或育才。“我想上好的高中,但又不想增加家里的负担。”她说。

  梦想成真。通过自己的努力,柯原如愿考入了育才中学。“爸妈特别开心,拿到通知书的那天他们还带我去县城撮了一顿。”她说,入校时觉得校园好大好漂亮,随时都担心会迷路。

  或许是因为家乡有着唱“花儿”的传统,柯原从小就爱唱歌,也很有音乐天赋,那时经常对着大山唱,对着牛羊唱。

  “学校有很多社团和兴趣小组,自己感兴趣就可以加入,学校也会为我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这让我更加自信,也增添了学习的动力。”柯原说,她没想到上了高中还能有机会唱下去。入校两年多,这位曾经性格内向、说话都不敢抬头的女孩,已经能大大方方站在台上给同学唱歌了。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最火资讯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