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轮椅来参加党代会
党代会召开在即,作为昔日的外来工,环卫工人代表覃振凤此次当上了党代表。日前,记者看到了病床上的她。由于上班时不慎摔伤,她本次将坐着轮椅参加党代会。 在病床上,她为了当好党代表而努力“充电”看书。与此同时,最让她牵挂的是,广州已经进入创卫冲刺阶段,自己的同事们又该大干一场了。
病榻上忙着“充电”看书
如今已是荔湾区市容环境卫生局东塱管理所副所长的覃振凤清楚地记得,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广州城的第一批“外来妹”、她的环卫“战友”李淑明是广东1000万外来工唯一的党代表。
“但是,这届省党代会有6名外来工当选党代表,真让人兴奋!”尽管早已拥有广州户口,覃振凤并没有忘记当年自己到广州时也是一名外来工。
上世纪90年代,覃振凤从广西来到广州,加入环卫队伍,十几年如一日地每天凌晨4点多钟就出门扫大街,还经常加班加点干活,从未在家里过一个年。虽然多年的努力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同,但她并未放松自己。
一个月前,覃振凤上班时不慎摔伤了左脚,近期一直躺在医院。“估计只能坐着轮椅参加党代会了。”第一次当党代表,她似乎有点紧张,这些天一直在看省委党校的教材《党的领导和建设》。“自己理论水平还需要提高,所以要看些书。”
广州创卫要根治余泥车
除了在病床上给自己加速“充电”,还有另一件事情让覃振凤心急如焚,她希望自己能早日站起来,回到岗位上。她说:“广州的创卫工作正面临冲刺阶段,我是环卫部门的人,能不急吗?”
谈起自己的业务,她开始滔滔不绝。“广州的创卫,我最担心的是马路上的余泥车。”她说,其实大家已经很重视余泥车带来的麻烦,每天都派水车冲洗。“但是,要根治余泥车的问题,必须加强运输管理。比如,要求余泥车出入工地前先冲洗车轮,规定装载不能太满,要封闭装载等等……”
覃振凤认为,广东已经在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可以为大家创造更好的、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其中,创卫就是重要途径,通过创卫为大家提供卫生的生活,这就是创卫的重要意义。 (记者严丽君 彭淑芳 劳承杰)
Page: 1
合资企业老总王军
引导带动企业和谐发展
5月的珠海,已是热浪灼人。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王军,还未来得及休息一下,便在他并不豪华的办公室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笑容可掬的王军非常平易近人,你很难想象他正统领着一家年产值逾10亿元的中美合资企业——珠海醋酸纤维有限公司(下称珠纤公司)。作为珠海市新经济组织参加此次省党代会的唯一代表,王军说:“我深感荣幸,又深感责任重大。”
争当业界的“领头羊”
成立于1993年5月的珠纤公司,由中国烟草总公司和美国塞拉尼斯(CELANESE)公司合资兴建,生产的二醋酸纤维丝束是香烟过滤嘴的主要原料。2001年起王军开始担任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2003年始担任总经理。去年,公司年产值逾10亿元,盈利1.69亿元,上缴各项税收7800万元。
虽然全公司只有320多人,但人均产值却高达311万元,人均纳税24万元。王军说,珠海醋酸纤维的企业目标就是“不求最大、力争最精”。2005年以来,公司纺丝速度连创新高,目前实现同行业最高纺丝速度585米/分。
去年6月,公司从北京领回一块牌匾:国家职业卫生示范单位——这是我国第一次评审职业卫生示范单位,广东省只有两家企业获得这一称号。“除了放射性,珠海醋酸纤维有限公司囊括了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可11年来却没有一个员工患上职业病。”王军说,公司的理念就是用户满意、员工满意、股东满意和社区满意。
公司中方高管均为党员
王军至今清楚记得今年1月10日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考察该公司的情景。当王军向张书记介绍党组织工作赢得外方支持时,张德江说:“你们企业党的工作能取得外方支持不容易,关键是中方有办法,会干,能干,使党组织工作很有成效。”
目前,该公司共有党员64人,总经理室5名中方高管人员均为党员,11名中层管理人员中有党员9名。王军说,公司党委主动和美方沟通各时期党的方针政策、公司党组织的活动、党员的表现等等,党组织工作赢得了外方支持。2005年,公司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去年被珠海市评为“珠海市十佳和谐文明企业”和六家最佳外国投资企业之一。王军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将充分表达新经济组织的时代诉求
作为新经济组织的党委书记,王军认为,党组织只有不断地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把握企业发展方向,让党员发挥先锋和示范的作用,才能引导和带动企业和谐发展。
谈及即将开幕的党代会,王军表示,他要积极发言,把新经济组织的时代诉求充分表达。他盼望新一届省委引领全省人民取得更辉煌成就。(记者刘可英 郭丽)
Page: 2
村支书刘石明
村官先要让农民富起来
当一名村官,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云浮市云城区安塘街红营村委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石明的回答是:首先要让农民富起来——一名村官必须具备发展经济的能力,只有让农民富起来了,“三农”问题才能解决。
在他的带领下,红营村村级集体经济年纯收入从2004年的不足5000元,提高到2006年的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也达到了4883元。
向荒坡山地“要钱”
红营村被绵延不断的山岭包围,只有880亩水田,山地却有8100亩。上任后,刘石明一口气走遍了整个村委会,并走访了农民以种植沙糖桔发家致富的南盛镇。他向村委会提出:“向荒坡山地开战,大量种植沙糖桔,彻底改变单一的生产方式。”得到村委会所有干部的赞成。
思路确定了,就要付诸行动。为此,刘石明专门组织数十位村民到外地参观学习,激发村民的种植热情,并多方争取上级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在政策上,凡开山种沙糖桔,优先办理砍伐手续;在技术上,长年请农技站技术员指导,并邀请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专家前来讲课;在资金上,大力协调农村信用合作社,优先发放支农贷款解决起步资金。为了增强村民发展种植沙糖桔的信心,他本人也种上了12亩沙糖桔。在他的带动下,本村村民和外出人士都纷纷回家乡投资办果场,仅香港同胞和外嫁女就有20多人。目前,全村共种植沙糖桔6000多亩,农户100%种有沙糖桔,人均种植面积超过2亩。
两步好棋解决沙糖桔销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