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在百亿龙头成长计划、千亿集群培育计划、新兴产业倍增工程等政策驱动下,福建的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成长快、活力强、业态新、后劲足的特点,驱动福建工业“弯道超车”。
与此同时,传统三大主导产业也瞄准价值链中高端,致力求“变”。
福建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填“屏”补“芯”——福州京东方第8.5代TFT-LCD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投产,填补了省内大尺寸显示器件的空白;天马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致力打造国内体量最大的柔性面板单体工厂;海峡星云智能制造基地一期工程交付首台整机,全省首个国产芯片整机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十三五”期间,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4%,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20%。截至目前,全省产值超千亿产业集群已达20个。
“变”,既要立足于扩增量,更要着力于优存量。以纺织服装、建材、冶金等为代表的福建传统产业仍面临较大转型压力,如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所幸,“变”中求机已成共识。
福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工厂里,5G+大数据技术运用到马桶制造的全流程中,用工仅传统生产线的一半;
长乐区景丰科技通过工业互联网智能化生产流程改造,企业用工率下降65%,优等品率却提升至98%,仅节约的人工成本,就达每吨800元;
安踏全面开启数字化战略和直面消费者战略,以大数据赋能集团多品牌、全链路、多渠道的整体发展,去年“双11”成交额28.4亿元,同比增长53%……
借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不少福建传统产业企业开展全流程、全要素的智能化改造,实现提质、降本、增效。
“十三五”期间,福建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占GDP比重45%左右。“同一时期,福建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以技改为抓手,传统产业两化融合水平不断提升,全省超过4.3万家企业实现了‘上云上平台’。”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万“变”不离创新。针对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福建陆续出台了企业研发分段补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小巨人企业研发奖励等政策;同时优化各类创新资源,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字号”研发机构、省创新实验室等一批高质量创新载体落子布局。
目前,4家省创新实验室和10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正加快建设。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福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200家,比2015年翻了两番多;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指数位列全国第4位。
落实新发展理念,“变”字当头,创新驱动,福建产业结构由“轻”向“重”,产业链条由“短”变“长”,产业规模由“小”做“大”,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不竭动能和坚实支撑。
发展为民,书写温暖答卷
2月25日,寿宁县下党乡“百口食堂”,乡亲们围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一个高光时刻。当天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中共福建寿宁县下党乡委员会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昔日下党“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三年”,如今公路网络四通八达,生态红色旅游方兴未艾,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走进千家万户,全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建乡时的186元,提高到2020年的17289元。
“我们要继续加油干、埋头干,持续发扬‘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精神。”登台领奖的乡党委书记项忠红,第一时间通过视频与乡亲们分享喜悦。
治国之要,必先富民。
“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找到问题根源,增强脱贫措施的实效性。各级领导干部要有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及时解决脱贫攻坚中的难点问题,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尽锐出战,攻城拔寨。福建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建立干部挂钩帮扶制度,做到每个贫困户都有一名党员干部挂钩帮扶;每年按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以上筹集资金,专项用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随着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八闽儿女站在了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春节假期,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有着400年历史的古民居杜家堡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吃农家饭,感受畲家风情,体验丛林穿越、滑草等山地运动……吃上旅游饭,曾经赤贫的“中国扶贫第一村”,日子越过越红火。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福建山多地少,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特色现代农业是必由之路。2020年,福建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林竹、花卉苗木、食用菌、乡村旅游、乡村物流等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
农业更有奔头,农村更有看头,农民更有盼头。福建广大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美丽、文明、善治、殷实的乡村图景正在生成。
顺应人民群众对更美好生活的期待,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节点,让他们共享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百姓富”才触手可及。
“十三五”期间,福建大笔书写温暖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