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高三学生返校开学的日子,不少家长终于松了口气。历经3个月的“超长假期”,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对,加上疫情防控、居家备考、高考延期……独特的经历让今年的考生和家长都倍感焦虑。如今终于开学了,他们的焦虑能得到缓解吗?在高考和疫情的双重压力下,学生和家长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焦虑一:考试成绩下滑
李女士觉得,儿子越是上网课越是没有紧迫感,在前不久进行的适应性考试中,他从全区六千多名掉到了两万多名,这越发让李女士感到焦虑。前两天儿子在等待上网课时竟然睡着了,又一次引发了母子俩的冲突。“一看他这么不着急,我就火大!”李女士说,老师也特意给她打电话,说孩子很聪明,成绩不该掉这么厉害。对此她也很无奈,只盼着早点儿开学,让孩子尽快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
张女士的儿子一模考试成绩也下滑了40多名。比妈妈更焦虑的是孩子。“孩子比较自律,网课结束后还常常继续学到凌晨一两点钟,但成绩却没有随之提高。他现在心里负担很重,觉得复习这么久成绩还不好,很失落,很沮丧。”张女士认为,高考延期,对孩子心理的影响也被放大了,孩子在家学习很难找到在学校学习的节奏。“儿子很期待复课,他心里憋着一股劲,要用好剩下的两个多月时间!”
焦虑二:上网课玩手机
半夜时分,睡梦中的马先生突然接到妻子打来的哭诉电话,“情绪不好,快要崩溃了。”上个月,马先生被调到青海挂职,只有妻子一人边上班边照顾即将高考的女儿。母女之间因为玩手机的问题屡屡发生争吵。
“学校有严格规定,进了校门手机就不许拿出来,可在家根本管不住。上网课、发作业、与同学交流都得用手机。孩子自控力差,干完正经事就顺手玩上了。”马先生说,当天母女俩又因为玩手机吵了起来。“管不了了,我白天上班,孩子自己在家,学习全凭自觉。这么下去可怎么办啊!”妻子边哭边抱怨说,由于夫妻两地生活,照顾孩子的压力全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长时间没有发泄的出口让她濒临崩溃。
类似的经历在王女士家也发生了。妈妈发现女儿上网课时“开小差”,一气之下把女儿的手机摔了。女儿嚎啕大哭,爸爸出来“充好人”,让妈妈更加委屈,“家庭大战”一触即发。王女士说,疫情期间亲子关系变得异常紧张,这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她从没像现在这样渴望孩子开学。
焦虑三:家长“喋喋不休”
“谁能救救我,我坚持不住了,我躲不掉啊……”高三学生小骐在朋友圈写下这段话后,搬到姐姐家暂住了几天。
小骐说,自己的妈妈是名中学教师,3个月“朝夕相处”,让小骐“忍无可忍”。“她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我身上,每天在我耳边喋喋不休地唠叨!”小骐抱怨道。
小骐是一名美术艺考生。原定于2月举行的艺考推迟到了4月,考试形式也改成了在家制作PPT和录制视频。为期10天的考试,小骐全力投入。可就在艺考结束当晚,本想休息一会儿的她又被妈妈数落了一番,两人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小骐委屈地说,妈妈把压力全都施加在她身上,让她喘不过气来。
因为压力太大,妈妈还带小骐去看了心理医生。“没用,我的病根儿在我妈身上,什么时候她好了,我就好了。”小骐说,这些话她从没和妈妈说过,因为每次想沟通时,妈妈的反应都很激烈。她只能一个人去公园里坐一会儿。
“开学了,可以松口气了!”小骐选择在学校边上租房住,由爸爸来陪读。小骐说,她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早点儿结束高考。
焦虑四:孩子家长零交流
每天一早起床,吃完早饭就开始学习;中午吃饭时,也在看空中课堂;午睡时间严格控制在20分钟;下午继续复习备考,直到深夜……这是高三学生小优疫情期间的学习状态。
“孩子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闷头儿学,只有吃饭才出来,很少和我们交流。”为女儿做好后勤保障的陈先生说,看着女儿的学习状态他既欣慰又担忧。“小优是重点中学实验班学生,成绩拔尖,是清华北大的苗子。孩子对自己要求高,学习上也非常自律。”陈先生说,放寒假前小优做好了备考计划,细致到每天复习哪一章、哪一节。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复课延期、高考延期,让孩子的备考节奏都被打乱了。
居家备考,没有了班级中你追我赶的紧张氛围,在小优心里,她一旦松懈下来就会有极大的负罪感。“我想叫她放松一下,她都怕浪费时间。”陈先生看得出女儿面对高考的不安和焦虑。“复习的怎么样?高考延期有没有什么影响?学习上有没有什么困难?”这些问题,陈先生很想与女儿交流沟通一下。“孩子性格内向,好与坏都不说。作为父母不知道该干什么,只能给她生活上的支持。”
陈先生说坦言,孩子和家长都盼望着早日开学。“我希望孩子能从学习中抽出一些精力来,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看看风景,在学校跟老师、同学们多交流交流,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来,不要一直陷在学习里。”
心理专家:家长切忌频繁对孩子说教
“高三学生处于青春期末期,心理上已趋于成熟,自我意识强,不愿意被人命令和摆布,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心理危机干预师王秀芬针对高三学生和家长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解读。
对于考试成绩下滑带来的焦虑,王秀芬认为,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她建议,高三学生要做的是分析原因、调整心态。此外,还可以学习一些放松减压技巧。比如,通过运动、唱歌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或是写日记来宣泄情绪,还可以进行呼吸训练,以舒服的姿态伴随着放松冥想的音乐进行腹式呼吸,全身放松,也有益于缓解焦虑情绪。
王秀芬建议,针对孩子玩手机的问题,家长要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基础上,与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探讨未来理想,确定人生目标;分析研究高考拟报考专业和学校,引导孩子看清并树立自己的目标,激发孩子的自我驱动力;与孩子分析目前的学业情况,共同商量确定每天学习和玩手机的时间如何分配,并制定时间表。家长只负责监督和提醒,切忌频繁对孩子说教。“被尊重的孩子,一般会遵守自己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