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代村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村集体负债近400万元。1999年王传喜上任,立志带领乡亲们“拔穷根,摘穷帽”。他迎难而上,带领党员群众把代村发展成为集体经济强、村民生活富的先进村,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2019年村集体经济总产值达到30亿元,村集体纯收入1.3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万元,比20年前翻了30多倍。
王传喜坚持边发展边用发展成果扶贫,2012年以来,先后建设“印象代村”等6个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了党建、科技、资金、人才等多种扶贫办法,帮助200多个村、10000多个贫困户稳定脱贫,扶贫总投资超过1亿元。
王昭权
男,苗族,50岁,群众,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沙子坡镇四坳村村民。
主要事迹
王昭权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无法正常站立和行走,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主动脱贫的意志和助人脱贫的义举,书写了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脱贫致富传奇。他克服身体障碍,手脚并用养牛,实现年收入2万元以上。2018年1月,他主动申请“脱贫”并牵头成立村里第一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动乡邻共同把肉牛养殖向周边村寨辐射壮大。目前,全镇养牛专业户已达776户,其中贫困户306户,肉牛存栏2185头,户均年增收6000元左右。他乐于“现身说法”,向干部群众分享不等不靠、不争不要、不屈不挠的精神及养殖经验。他的事迹被制作成视频在全县365个村展播,有力鼓舞并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毛相林
男,汉族,61岁,中共党员,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
主要事迹
作为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他带领村民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拔除穷根,是优秀基层党员干部代表。原下庄村四周高山绝壁合围,外出只有一条盘旋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世世代代几乎与世隔绝。自1997年,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达8公里的“天路”。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时15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蹚出了一条致富路,2019年,下庄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70元(其中,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11344.56元),让村庄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大改观。2016年,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旦 正
男,藏族,41岁,群众,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江千乡致富带头人。
主要事迹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驻村干部的宣传下,旦正接受了一些新思想、新观念。他坚决不当贫困户,从思想上改变“等靠要”的想法,在驻村干部的安排下,他在公路建设项目中当小工,同时带领乡亲务工,带动贫困群众坚定信心、理清思路,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他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充分运用乡政府举办的技能培训等平台,带领一大批乡亲通过务工实现了脱贫。在他的带领下,恰曲纳村涌现多个争先脱贫的典型。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拼搏和辛勤劳动成功实现脱贫致富,为进一步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良好基础。
付凡平
女,汉族,48岁,群众,陕西省宜川县蒙恩农产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她被称为“黄土地上最倔强的女人”。18岁时,一场大火使她失去双手、容颜被毁,一夜之间失去3位亲人。后又因患胃癌、丈夫意外受伤,让本就潦倒的生活更加艰难。2015年以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扶下,她搭乘电商扶贫快车,先后创办了“云果飘香”宜川县蒙恩农产品、陕西蒙恩优选电子商务、杨凌蒙恩优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公司年销售额由50万元增至3500万元。她致富不忘众乡亲,资助2名残疾贫困学生,建立蒙恩优选扶贫助残平台,创办蒙恩优选智能供应链,优先吸纳残疾人、贫困户就业,并帮助乡亲建网店60多个,带动620余名残疾和贫困群众创业就业。
乔福军
男,汉族,45岁,群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平洋镇平洋村农民扶贫车间主任。
主要事迹
乔福军夫妻均为残疾人,但身残志坚,为了摆脱贫困,在乡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的鼓励下,开始学习车座垫编织,2018年,实现收入4000元。因为技术娴熟,他在6个车间当起了老师,为169名员工讲解编织技巧,后来被聘为扶贫车间主任,带领25名乡亲共同创业,其中贫困人口9人、残疾人4人、低收入3人。2019年底,乔福军车间管理和编织年收入达到16000元,在车间就业的其他贫困户每人年收入也都达到了6000元。2020年3月份开始,他在快手平台开设“乔哥的幸福生活”账号,直播带货,两个月在快手平台上已经销售出手工编织汽车座垫40多套、小椅垫100多个,每月销售额达2万元,车间贫困人员每月又增收200元。
次仁琼宗
女,藏族,51岁,群众,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巴青县拉西镇玉宗根村村民。
主要事迹
次仁琼宗是玉宗根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丈夫早逝,独自一人抚养三个孩子,身为单亲母亲,她始终认为只有学习文化知识才能改变家庭贫困面貌,才能铸就子女美好的未来。20多年来,她靠编织手工艺品、在宾馆做清洁工作以及打零工挣钱养家,不仅抚养三个子女长大,还如愿将他们三人先后送入了大学校园。次仁琼宗还担任了村里的联户长,带领村里的妇女办起了麻花、面饼等藏家特色小吃加工合作社,与大家一起脱贫致富,成为村里的致富能人。
李忠国
男,汉族,55岁,群众,湖南省浏阳市达浒镇椒花新村村民。
主要事迹
2015年,李忠国一家因家庭负担较重,无经济收入来源,被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帮扶下,2016年2月,他重拾制伞技艺,申请扶贫小额贷款,创办了浏阳市达兴工艺品厂,将手艺传授给51户贫困户,带领大家共同脱贫致富。他将长沙市级“非遗”工艺与现代手绘创意结合,不断推陈出新、化繁为简,以便贫困群众掌握工艺。他通过开设网店,创办体验馆和学生手工实践场所,拓宽销售渠道和产品类型。2019年,工厂销售额达500余万元,参与的贫困户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杨 宁
女,苗族,35岁,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村委会主任。
主要事迹
2010年,杨宁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安陲乡江门村,当起了大学生村官,在村里一干就是6年,用心为村里的老人、残疾人、瘫痪病人、留守儿童等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赢得了群众的真情拥护,2017年,她被群众一致推选为村委会主任。她全心全意为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带领328户贫困户发展高山泉水西瓜、高山水稻等特色产业,并创办了“苗阿嫂”品牌,通过品牌销售农产品,使户均收入增加3200多元。带领农村创业青年成立了“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3年销售贫困户特色农产品900多万元,带领江门村94户326人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降低到0.05%,实现整村脱贫。
汪云贵
女,瑶族,28岁,群众,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六段村村民。
主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