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改革开放数十年,北京进入“居者优其屋”时代(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1-28
摘要:但邓小平这句话可不是随口说的,他是在视察了京、津、唐3市不同类型的住宅楼后,经过深思熟虑才向建筑专家们提出来进行商榷的。降低楼层,增加居住面积,邓小平这一主张对我国之后的建筑业带来了重大影响。在国家财

但邓小平这句话可不是随口说的,他是在视察了京、津、唐3市不同类型的住宅楼后,经过深思熟虑才向建筑专家们提出来进行商榷的。降低楼层,增加居住面积,邓小平这一主张对我国之后的建筑业带来了重大影响。在国家财力十分窘迫、房荒严重的非常时期,居民更需要实用的居住条件。邓小平对在场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人员说:“要请一些会挑毛病的人来提意见,研究一下怎样把住宅楼修得更好些。”

不久,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就设计了一套新的住宅标准图。与传统的标准住宅设计相比,室内净高度为2.53米(按国际标准仍属上线),每户的面积则增加了1.5平方米。室内卫生间面积也有所增加,除马桶外,还增加了一个洗手盆和小澡盆。厨房里又配备了一个碗柜和一个吊橱,而每户的预算总造价反而便宜了77元,而且每户都有过堂风。

邓小平还提出,今后建住宅楼时,设计要力求布局合理,增加使用面积,更多地考虑住户的方便;当人们提出“洗澡难”时,他提出,再尽可能安装一些沐浴设施,让居民能在家里洗上热水澡;当人们为摆脱“一间屋子半间炕”“老少三代同一室”的窘境,而对乔迁新居有点饥不择食时,他提出,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室内外装修的美观;当人们对唐山大地震的悲剧仍心有余悸时,他又提出,要多采用轻质建筑材料,冲破我国“秦砖汉瓦”“肥梁胖柱”式的传统建材格局;他还多次提出,要降低房屋造价,为今后住宅商品化打通道路,使中国人民真正实现“居者有其屋”。

■居民故事

从土房搬到了花园小区

1967年,家住顺义的申书云嫁到了朝阳区太阳宫地区。谈起刚来时见到的情景,申阿姨直撇嘴:“甭提了,当时一个屯都没有几户人,地上很多大坑。”刚嫁过来时,家里公婆、小叔子和他们夫妇五口人住在三间破土房里。“别说习惯不习惯,那时候生活就那样儿,艰苦着呢”。此后的几年里,小叔子结了婚,申阿姨夫妇也陆续有了三个孩子,五口人只能挤在一间土房里生活。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申阿姨的家中。“当时我们社员各自分了几亩地,我们家也盖起了四间大平房。80年代的条件可比六七十年代强百倍。”申阿姨说,以往做饭用小炉子,中午只休息两个小时,上午干完活赶紧回家劈柴、点着了,上面放煤球,火一上来赶紧做饭,吃完饭又回地里干活了。“当时为了省事吃窝头,改善生活时炒点白菜,烙张大饼”。住进了新平房后,申阿姨家陆续安了土暖气,买了煤气罐。“土暖气一安上,家里冬天能达到十六七摄氏度,当时我们已经很满意了”。

当年每到8月份,申阿姨就张罗着买煤了。“以往烧煤球,后来烧蜂窝煤,几千斤煤堆在厢房里。街坊四邻都知道我爱干净,但是归置煤总弄得满手黑。”申阿姨说,因为烧煤,家里总是落一层灰。

在没有下水和厕所的平房里,如厕也是一大难题。“我们家离着公厕有200多米,晚上没有路灯,老人上厕所特别不方便。”申阿姨回忆说,她60多岁时仍然得每天拎着两桶垃圾和脏水往外倒。

2010年,申阿姨搬到回迁楼小区圣馨家园,和儿子儿媳孙女一起生活,9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又敞亮又漂亮。74岁的申阿姨以往最怕冷,如今房子向阳暖和,家里还有地热,冬天能达到20多摄氏度。今年,圣馨家园北侧新建了一处休闲公园,园内特色景墙、树阵、草坪和花坛一应俱全。秋高气爽,申阿姨时常和邻居漫步绿地晒太阳,“下楼就到了,就像我们自家的后花园一样,心里特美”。最近,小区内又多了一项新科技——人脸识别系统,正在施工调试的系统未来可掌握小区居住人群,保障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推动社区管理智能化和精细化。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一家五口人从一间土房搬到了四间平房,如今又住上了有地热的高层。现在小区绿树环绕,环境也安全,这和当年比真是天上地下,我特别知足。”

在朝阳区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居民像申阿姨一样,告别低矮破旧的平房,住进明亮宽敞的楼房。2014年,北京市在朝阳区来广营、太阳宫、南磨房、豆各庄、将台、常营6个乡,全面启动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城市化建设试点工作。目前,6个乡全部完成农转居任务,共计1.98万人。东风乡、东坝乡、三间房乡、平房乡、管庄乡第二批“一绿”地区城市化试点建设将加紧实施。2018年7月9日将台乡“一绿”试点回迁安置房将府锦苑小区开始办理回迁入住手续,目前已有1238户领到了家门钥匙。一批“一绿”试点另外3个回迁安置房正在加紧建设,2019年可累计实现1.26万村民回迁安置。

从“忧”到“优”?北京住房大事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计划经济时代,一个没有“市场”存在的时代,没有消费品市场,更没有房地产市场。所有的住宅均由政府建造,然后通过每个人的单位以很少的租金租给单位职工。住宅是福利,不是商品。虽然房屋不能买卖,但是可以通过房管部门进行房屋交换。不少家庭就是通过换房机构找到距离工作单位比较近的房子,这样大人上班方便,孩子上幼儿园、上学也都会就近。但居住面积和居住环境不可能完全称心如意。

●1978年以前,是居者“忧”其屋。进入70年代,提倡的是先生产,后生活;高积累,低消费,住房建设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城市人口增长速度。1978年,北京市人均住房面积仅仅4.2平方米。那个时期城镇居民解决住房停留在“等、靠、要”三个字上。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政府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生产上,没有更多的财力建设更多的住宅。70年代末,城市人口快速增长,而国家在城市住房上的投入总额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那时一家很少只有一个孩子,兄弟姐妹一大群,小时候可以挤挤,长大成人后组建家庭,原来家里的厨房、杂物房都摆上床开始住人。事实上,房屋短缺在1978年就引起了中央政府的注意。

●邓小平在1978年4月提出,把住房改革提到议事日程。1979年开始,中国在一些城市试点,以房屋成本价出售房屋。随后,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住房改革一步步市场化。住房改革初期,中国人并不习惯这个概念。人们已经习惯了单位提供住房,更重要的是,没有人拿得出那么多现金来购房。银行当时也没有提供对个人的购房贷款。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最火资讯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