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角度来看大量的传统人工岗位正在迅速被机器人替代,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类也会在失去一些工作的同时得到新的高质量就业机会。如今如火如荼的无人经济、共享经济、网红经济,背后带来的都是海量的就业机会,比如设计、研发、客服、主播、文案、宣传等。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中国共享经济参与提供服务者约7500万人,平台员工数为598万人。随着中国整体产业结构持续提升,高附加值的岗位需求今后会越来越多。
在新科技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基础上,中央密集部署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就业提供大量高质量新机会。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最新权威解读,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3个方面内容,具体包括5G、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智能交通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
需要注意的是,新基建的科技属性是关键,为相关科技人才提供大量就业发展机会,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文理科背景人才在就业市场的分化,即相关理工科人才奇货可居,而文科人才相对过剩。不少智能科技相关的就业岗位属于高附加值,人才供不应求、薪酬待遇很高,这一点在全世界都是如此。为了保证民生之本,不应把“新基建”仅仅局限为物质资本投入,应注意“物”与“人”之间投入的平衡。围绕“新基建”的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应对中国长期面临的低生育率、老龄化和就业压力等问题,同时可促进该项投资受益的劳动者就业高质量发展。
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释放新空间
人才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作为科研、教育、金融、咨询等高质量经济活动的核心基石,人才的作用正在各个领域发挥出来。
中国既是人口大国,也是人才大国,从一个角度来看人才济济,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量人才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其中脱胎于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各种束缚是重要原因。传统文化的一大弊端是“官本位”,凡事以官职大小为标准;计划经济典型体现在户口壁垒,以及由此带来的地方福利分配不公平。这些都是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需要逐步打破的障碍。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支持各类人才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是对人才的制度解放,对人才可以产生积极激励作用。中央着力解决人才评价标准“一刀切”问题,合理设置和使用论文、专著、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实行差别化评价,相关人才政策正不断深化细化。比如需要大力破除论文“SCI至上”,让学术回归“初心”。SCI本是文献索引系统的工具,其相关指标却被直接应用于科研评价,在中国又成为对科研人员、学科,乃至大学评价的关键标尺,甚至形成盲目崇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近期的一个重要进展是民营企业职称评审工作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实质性推进。根据中央要求,民营企业职称评审标准突出工作能力和业绩考核,注重市场认可和对企业的实际贡献。专利成果、技术突破、工艺流程、标准开发、成果转化等均可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这些都是非常贴近民营企业实际的政策。除民营企业人员外,自由职业者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参照执行,也充分体现了该项政策对体制外各类人才均持开放态度。这一措施推行有助于打破民营企业人员“低人一等”的传统偏见,为民营企业引进所需人才并提供高质量发展机会提供了政策空间。
中央强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其中包括劳动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体现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的正确导向。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从这个角度来看,各地给引进的高学历人才提供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效果不一定如愿,因为谁是真正人才不是政府说了算,而是由市场来进行定价。比如上海市将工资性年收入和年缴纳个人所得税达到规定标准作为外籍人才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的必备条件,就体现了对市场机制的尊重。
中国就业促进遵循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为各类劳动者和人才提供着广阔的空间。如果民生之本得以守护,会对中国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圆满收官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