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后——l968年的“五·一”劳动节,当萧克将军在天安门城楼上见到毛主席时,毛主席握着萧克的手,笑着谈起了在井冈山第一次见面的情景,他说:“我们是在龙溪洞见面的,那时候,你们有多少人?多少枪?”萧克回答说:“男女老少加在一起,有五六百人,六七十条枪,300多杆梭镖。”
毛主席听后感慨地点头说:“揭竿而起,揭竿而起!”
是的,我军就是这样揭竿而起,由小到大,成为一支举世无双的人民军队!
在宜章碕石村,萧克与部分参加湘南起义的老乡合影。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三过雪山草地的刘志坚将军说:红军长征能胜利到达陕北,一靠党的领导,二靠红军官兵的牺牲精神,三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
亲历二万五千里长征,三过雪山草地的86岁的刘志坚将军虽已离职十余载,可他的时间安排得还很紧。
在建军70周年前夕,首都几家新闻单位都相继对他进行了采访,总政治部有关单位还约请他撰写回忆邓小平和彭德怀的文章,他还坚持每周三次游泳。
百忙之中,刘志坚将军如约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刘老,您参加革命近70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长征!因为如毛主席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刘老将军坐在沙发上,手中的拐杖不时东指西点,仿佛眼前再现了长征路上那高耸入云的雪山,那渺无人烟的草地,那湍急奔腾的河流。
“长征中我们红军受到了不少损失,但我们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组成了以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3人指挥小组统管军事工作,从而挽救了党和红军。
“记得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同志来到红3军团,给营以上干部传达遵义会议精神,他着重批判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红军各部队迅速传达了遵义会议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指战员的革命精神,丢掉了悲观情绪,坚定了革命胜利的信心。从此,我英勇的红军四渡赤水,突破乌江,从胜利走向胜利。”
讲到红军的牺牲精神,刘老将军沉思良久,语调缓慢而低沉地说:我们倒下的战友太多了,太多了。有一个我记得最清楚,当我们在翻夹金山时,翻了一半,大家疲劳极了,忽然,传来一阵阵清脆的歌声,原来是一位宣传员正站在路旁给大家唱歌,歌声激动着每个红军战士的心弦,大家一下子来劲了,跟着他往山上爬。
他一边爬一边喊:“同志们,离山顶只有四五里路了,再加一把油,我们马上就要和红四方面军会合了!”突然,他“啊呀”了一声,滑倒在积雪中,厚厚的积雪表面,只露出他那双又红又青的小手和紧握的一面小红旗。
战士们跑过去,把他抱在怀里,他已经冻僵了,连一句话也没说出来,发青的嘴唇只微微动了两下,就闭上了眼睛。战士们含着泪,脱下帽子说: “小同志,安息吧,让我们走完你没走完的路。”
“红军在长征途中和人民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官兵们都十分重视军民团结。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也为我们作了表率。
“记得红军路过贵州剑河县一个苗族村寨时,毛泽东同志遇到一位60多岁的老妈妈,带着一个小孙子,身穿破烂单衣,在寒风中冻得发抖。毛泽东同志当即叫人拿东西给祖孙俩吃,并把自己身上的毛线衣脱下,送给老妈妈,还从行李中取出一条被单也送给她,并叫警卫员拿过两条装满白米的干粮袋,一起送给老妈妈。
”这位老妈妈满含热泪对毛泽东同志和红军战士说:救命恩人呀。说着还要给毛泽东同志磕头,毛主席拉住她,说:老人家,不用谢,我们是红军,红军是劳苦人民的军队。他又亲手把老妈妈扶起并把竹棍穿在米袋中间,叫她和小孙子抬着走。
“正是红军的这些行动,使群众知道了红军是自己的军队。如我们路过藏区炉霍县时,这个县的白利寺格达活佛了解了红军后,主动帮助红军向藏民宣传党的政策,探听白军消息,动员群众筹集粮草支援红军。其中自利寺就支援红军青稞l34担,豌豆22担,军马l5匹,牦牛l9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