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平:这就需要首先回到金融危机中寻找原因,我对这场危机的判断有4点。首先是美国经济长期寅吃卯粮,依靠全球经济失衡、财政赤字、贸易长期逆差而获得增长。其次,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危机,银行不是通过支持实体经济来找利润点,而是在资本市场不断从事越来越复杂的衍生产品的创新,以此来获得盈利。第三,对“金融创新”疏于监管,尤其是混业经营后的金融创新没有监管,对于金融业高级管理人员更加没有约束。最后,这次危机是单极化或者倾斜性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危机,美元没有约束,国际金融体系又以美元为中心。通过这次教训,必须要重新思考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三联生活周刊:在过去10年中,银行业发生了很多重要变化,巴塞尔协议也在增加补充条款,更多的银行希望参与市场投资,而不仅仅满足于传统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很多对未来趋势的预言,金融危机似乎动摇了很多判断,你认为银行业的未来趋势要做哪些修正或者反思?
杨再平:危机之前,很多人认为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会被资本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取代,以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取代传统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现在看,危机之后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还有很大的生命力,至少不会像过去预测的那样悲观,过去认为,就不需要传统商业银行了。
30多年来,马丁·梅耶写了几本书讨论银行业的未来,70年代写了本《银行家》,90年代写了本《银行家第二代》,2000年又写了一本《大银行家》。他在最后一本书中就认为,资本市场就要取代银行。现在看,传统银行主导的商业体系还会存在于很多国家,我们国家更是这样。
一般说,大陆法系的国家倾向于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英美法系的国家倾向于资本市场,所以他们的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现在看,金融体系的天平反而会向银行这边倾斜一些,银行会消失的结论肯定不会再有人提了。
其次,过去几年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研发和投资大行其道,投资银行是业界的明星。现在看,依靠高杠杆的投资银行业务,它的发展是有限度的。危机之后,很多银行会回归到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我们过去有个老提法——存款立行、服务立行,还是它的基础。
银行业的未来发展应该更多地去支持实体经济,利润点也应该在这里,而不是过去在虚拟经济中自我服务,自我创新,银行要更多转向服务实体经济。
对于银行业的监管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要进一步加强。对银行业高管人员的薪酬和激励机制要进行监管,这是一个国际趋势,但在以前并没有纳入监管范畴。这一次美国金融机构受指责比较多的就是金融高管的薪酬,高管只追求利润不讲风险,现在高管薪酬必须要跟风险挂钩,接受外部的监管。否则高管人员自己确定的薪酬只能越来越高,监管机构就像监管资本充足率一样监管高管薪酬。
同时,各国要加强跨国监管,否则的话就会存在监管套利的情况,哪个地方监管薄弱就到哪里去开设银行。■
0
阅读更多更全周刊内容请微信扫描二维码成为中读VIP,阅读期期精彩内容!
版权声明:凡注明“三联生活周刊”、“爱乐”或“原创”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三联生活周刊或爱乐杂志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刊、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联生活周刊”或“来源:爱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刊、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登录 注册 退出
生活热点
微博@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lifeweek 扫描下载三联中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