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就读美国学校的中国学生年龄不断下降,他们在美国校园的涌现,也日渐成为备受瞩目的“社会新闻”。这是电视剧《小别离》的大背景,也是纪录片《寻岸》的主轴: 除了为了逃离国内竞争激烈的高考,和永无止境的作业和考试,更为了赶着“小留学生”的潮流,正如《寻岸》片首的旁白:在一个集体主义的环境下,什么流行起来,大家都跟风。
“这么多人留学,我们也想去。”
但是没有父母和家人的陪伴,这些小留学生能否在异地健康地成长?在祖国还没有打下扎实的文化根基,是否会变成悬浮在两个文化之间的“半吊子”?有些留学生能够融入美国社会,有些却始终深陷在中国人的小圈圈,出国留学的经历是否真能够拓展他们的人脉和眼界?双语、双文化的视角如何改变中国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中国和世界的互动又会有怎样长远的影响?
为了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寻岸》记录了一批中国高中生到美国寄宿学校的旅程,我趁着它在纽约首映前夕,与导演王淼谈谈她和团队如何经由历时三年的拍摄过程,企图捕捉这个“空降”小留学生的现象。
《寻岸》的英文片名是MAINELAND(缅因之地),一个影射Mainland(大陆)的自创英文双关语,也点出了这部片子的主题:在两块陆地之间,中国小留学生的船只如何才能找到靠岸?
拍摄地点从缅因州福莱伯寄宿学校在上海、广州和深圳的一系列面试和招生评估开始,聚焦两位来自大城市、家境富裕的中国青少年,如何随着大批中国学生“空降”到美国私立学校的浪潮,到了以蓝领阶层为主的缅因州乡下,追逐他们的“美国梦”,或是更确切地说,他们父母为他们编织的美国梦。
在拍摄的三年期间,主人翁朱心怡(Stella)和何俊儒(Harry)经历了他乡的异化感、文化的冲击性、个体的认同感,社群的多元(不同人种来自美国和世界各地)和闭锁(很多中国学生),产生了对自己未来、文化和祖国的一些新的认知。
在《寻岸》之前,美国媒体里所描绘的中国小留学生,很多着眼在他们的资质平庸,或是沦为“不良少年”:
2016年底《洛杉矶时报》的一则“降落伞学生”的故事,变成美国各大媒体重复叙述的中国小留学生“空降”美国校园的故事:“在中国的武汉,曲亚伦(音译)成绩在班级的中游,在习惯用成绩划分学生等级的中国学校里,他的成绩把他定位在一条普通学生的轨道上,意味着普通的大学、普通的工作、普通的未来 . . . . 所以有一天,他的父母告诉他,他要去美国了..... 和很多中国学生一样,当时15岁的小曲来到美国是因为他的成绩不够高,无法达到家人的期望。他和他的父母认为,美国的教育将为他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另外一则《洛杉矶时报》在2016年初的报道:南加州3名中国留学生施虐同学案的犯案者,分别被判6年到13年的监禁。刑满后三人将被驱逐出境。这起案件凸显在美中国小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继续加深普遍对中国小留学生的负面印象。
根据全球化智库与西南财经大学、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2016年中国出国留学生数量连续保持全球第一。“出国留学学生偏向低龄化,中学留学生增长速度超过学位学生和交换学生的增长速度。”
非营利机构国际教育学院(IIE)在2017年8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美国高中招收的每5名国际学生中,约有2名(40%)来自中国,2013至2016年期间来自中国的学生总数增加了48%。同样地,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数据,在美国就读K-12学校的中国学生人数在短短五年内翻了两番,从2011年的8857人增加到2015年的34578人。
这个现象一方面来自国内的强烈需求:殷切、爱攀比、不怕烧钱的中产家庭,渴望给子女创造一个不受高考钳制、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享有优势、更优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同时达到海外置产、分散风险的目的。
另一方面,美国高中所面对的经济挑战,促使他们对国际学生积极敞开大门。福莱伯寄宿学校位于缅因州的偏远小镇,在2000年开始逐渐着重国际学生的招收,在金融风暴后,国际学生更是成为美国高中的“财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高中开始招收国际高中生。2013年约有2300所高中招收国际学生,这个数字在2016年增长到2800所。
由于中国小留学生在美国雨后春笋的现象已经在媒体面曝光很多,也有固定的视角,在一个拥挤的小留学生叙事浪潮里,《寻岸》主要的观点和视角是什么?又是如何自别于以往既定的叙事?
《寻岸》的制作团队成员中美参半,反映了导演王淼的成长背景:她在北京长大,13岁时随父母移民到美国。因此这部纪录片跟她本人跨洋越海,从一个文化到另一个文化的成长经历有关。不同的是,这些小留学生只身面对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王淼认为她个人作为一名移民,以及作为一名青少年跨越海洋的经历,让她重视并相信这种广阔的经历可以带来的价值。基于对人的适应能力所感到的兴趣,她乐观地相信对这种变革性的经验可以带来更多正面的影响。即使她很熟悉许多对小留学生“富二代”的负面看法,她一直忠于自己的独特个性,希望在每个故事中寻找到意想不到的细微差别和人性。
过去近十年来的海外留学热潮,同时凝集了王淼在片中关注的两个主题:个人成长过程中跨越大陆和文化的旅程,以及当代中国不断变化的社会。
《寻岸》的受众群主要是谁?是美国还是中国的观众?在策划的过程中是否得考虑不同文化之间叙事语言的不同可能性?王淼认为她的创作同时以美国人和中国人为设想的观众:“自从2010年我开始研究这个话题以来,我亲眼目睹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各自对自己教育体系的沮丧。作为在中国系统中长大,然后在美国接受高中到研究所教育的人,我亲身体验了这两种系统各自的优点和缺陷。尽管我的目的不是对这两个系统进行详细的调查,但我希望在电影中将它们并列对比。”
在这个过程中,王淼发觉渴望出国留学的中国人对这种跨洋过海体验的含义并不了解,而美国学校、老师和学生根本不知道中国学生的生活是什么情况。“我相信这部电影会以不同的方式向两种观众说话。在电影制作过程中,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受众群,我对内容和故事元素的考虑,胜于对叙事风格或语言的考虑。我需要更详细地传达给美国观众中国文化的某些细微差别,而也需要传递给中国观众美国的文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