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街头拍摄的共享单车。 新华社记者宿亮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7-09-04 00:11:02)
【延伸阅读】日媒:中国将成共享经济全球范本 超过6亿国民参与其中
参考消息网9月26日报道 日媒称,在中国,与共享经济有关的新兴企业存在感大增。共享单车行业诞生了首家“独角兽企业”,共享充电宝企业数周内成功融资1.5亿美元,开展共享雨伞业务的新兴企业宣布今年向广州市投放50万把雨伞,引起广泛关注。中国的国家媒体正面报道了浙江省提供共享篮球服务的企业。
据日本《富士产经商报》9月25日报道,要说全世界共享经济业态前途最明朗的地方,那无疑是中国。在打车软件优步和民宿短租网站爱彼迎于美国诞生后不久,中国在2010年就出现了提供共享汽车和住房服务的企业。这个行业自此之后实现了迅猛增长。据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数据显示,中国共享经济领域的交易规模在2016年同比增长103%,达到约5000亿美元,超过6亿国民参与其中。
这一数字吸引了大量投资者。中国共享经济企业去年的融资额达到近250亿美元。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政府预测,共享经济交易规模到2020年将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
支撑这个乐观预期的理由有三个。一个是人口动态。中国的千禧一代是电商产业和由此派生出来的共享经济产业的动力来源。比起购车来,这一代人更愿意为旅游等体验以及自身创业支出。而他们的上一代人缺乏坚实的社会保障,依赖子孙。
第二个理由是中国人消费行为的迅速变化。由于对产品安全性的关切增加、房价的高企,以及护理父母的负担加重,中国中产阶级在消费支出时越来越苛刻。因此,比起低价格的大众产品来,他们更倾向于寻求高档次产品和服务。这就产生了双重效果。一是将不购车、通过合乘服务节省下来的钱,用于其他高额购物;二是在旅游地住宿豪华住宅,借助共享获得难得体验。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理由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支付宝和苹果公司的苹果支付等移动支付业务在扩大。去年,中国移动支付额达到美国的50倍。最近,经常能看到中国消费者将手机放在结算终端前接受扫描,或者自己扫描结算二维码进行小额支付的情形。
从这些情况看,今后全球很多创新性的共享经济业务可能诞生自中国,而不是硅谷。中国的共享单车已经进入东南亚市场,当地也出现了效仿该业务的企业。当然,这其中有些业务既消耗了时间,又浪费了金钱。但或许终有一天,中国会成为共享社会的全球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