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料显示,华谊兄弟是其创始人王中军,在1994年带着10万美元归国,和兄弟3人共同投资100多万元创立了名为“华谊兄弟”的广告公司起家。1998年投资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华谊兄弟正式进入电影行业。这年,王中军凭借赚得的第一桶金,及其擅长资本运作的优势与广泛的企业家朋友圈,将华谊由一个广告公司构建成一家影视帝国,比如后来成为华谊兄弟股东的马云、马化腾。
曾任华谊兄弟宣传总监之职的工夫影业的合伙人、制片人朱墨曾在新书中写道,“马云和王中军之间惺惺相惜,源于一句简单的对话,马云问王中军,做华谊兄弟,你是想挣钱,还是想做中国的时代华纳。王中军回答,我想做中国的时代华纳。”
要成为“中国版的华纳兄弟”,华谊兄弟准备在资本市场上大展拳脚。
2007年,华谊兄弟开始启动上市,2008年,马云成为公司副董事长,至今仍是华谊兄弟的前五大股东之一。在2014年,通过定增,华谊兄弟又引入了阿里创投、腾讯、中国平安入股。正如华谊兄弟在官网中所说,这些股东的加入,“成为华谊兄弟突破行业边界限制的强大后盾”,只是,突破边界后,如何凝聚核心竞争力,持续增长成为难题。
“上市前的2008年,公司股东权益仅为2.48亿,王氏兄弟持股45.88%,是一家名符其实的小规模影视公司。”长江商学院创办副院长薛云奎在《穿透“华谊兄弟”10年财报》一文写道。通过分析2006年到2016年华谊兄弟的财报,他认为“华谊兄弟更应当被冠之以资本运作的高手,而非卓越的实体经营者。”
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与其上市后快速增长,但收入增长动因主要得益于并购,而非内生性增长有关。并购扩张也带来了副作用,比如东阳浩瀚和东阳美拉两家公司可能面临的商誉减值风险,以及其投资收益与政府补贴的高利润占比,在2016年曾占到公司税前利润的95.81%,成为利润主要贡献者。其影视娱乐等主营业务却乏善可陈。
华谊兄弟之所以更像是“投资人”而非真正的依靠电影来盈利的“制作人”。这也与其战略上逐渐多元化有关。
2009年上市之初,电影、电视、艺人经纪是其主要战略板块,这也几乎是当时中国影视公司的业务架构模板。不过,王中军当时就提出了未来要“去电影化”,只是没有明确。此后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如果只做票房的话,我觉得这一个企业就走偏了,2009年一上市,我自己说出的对高管的第一句话就是从今天开始华谊兄弟去电影化。但是这个话其实我想好了也没有想好,但是我冥冥中感觉到,华谊一定不能只做电影。”
虽然已经是国内的票房之王,但是,直到2009年才只有4.09亿的收入,无法满足华谊兄弟要成为中国时代华纳的目标。“去电影化”成为华谊兄弟上市后的战略选择。
从2010年开始,华谊兄弟就开始了不断开展跨界收购扩张。2009年全资或控股公司只有6家,到2016年增长至披露70家,2009年参股公司数量为1家,2016年达到58家。投资并购是其多元化战略所需,实际上,所入股的游戏公司成为华谊兄弟利润的重要调节器和蓄水池。
2010年,华谊兄弟以1.49亿元投资炙手可热的游戏公司掌趣科技(300315,股吧),股份占比22%,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在2013年解禁后,华谊兄弟陆续减持掌趣科技,截止到2016年,华谊兄弟基本已减持完毕,总计套现约25.74亿元。在2013年,华谊兄弟又斥资6.72亿获得银汉科技50.88%股份,不过,在2017年,华谊兄弟以6.47亿元对价将银汉科技25.88%的股份转让给腾讯的关联公司——林芝家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自然人冷美华,此时,银汉科技的估值比四年前已经翻倍。2015年,华谊兄弟又以约19亿入股英雄互娱。
但是,当下游戏和影视集体进入监管冬天,未来游戏板块对业绩贡献或许将越来越弱。在2017年,互联网娱乐的收入占比只有7.77%,而在2014年,曾经高达35.7%。
2015年华谊兄弟的股价一度冲到64.45元,而到了2017年4月末,股价已经跌落到8元,而到今天,股价则持续在4元左右的低位徘徊。2015年4月2日,其董事长王中军在投资者交流会上“千亿市值的目标应该很快就会实现”的豪言壮语,越来越远。
“去电影化”战略失意
回归影视,弱化游戏板块的做法,让2017年华谊兄弟的业绩变得更加好看。回归影视本身后,又将陷入票房不稳定的怪圈。
在2014年,华谊兄弟正式宣布了“去电影化”战略,确定了影视娱乐、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互联网娱乐的“新三驾马车”,其中,产业投资也是重要的收益来源。
也是在这一年,影视娱乐板块的收入贡献率从2013年收入占比约98%直接降低到55%。这一年,刚收购银汉科技一年,游戏分散了华谊兄弟的精力。2014年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撒娇女人最好命》,票房仅为2.3亿元,当年排名41名。当年,光线传媒(300251,股吧)首次超越华谊成为年度民营电影公司票房冠军,华谊市场占有率跌出三甲。
随着,华谊兄弟不断减持游戏板块的持股,互联网娱乐版块的收入贡献率,则在持续下降中,从2014年的35.7%跌到2015年的22.23%,2016年的19.30%,直到2017年的7.77%。
在2015年,影视娱乐的收入贡献率回归到73.12%,2016年保持这个数字,到2017年,增加到了85.5%。
可见,虽然2014年确立了“新三驾马车”的战略,但是,实景娱乐还处于培育期,前途未卜,包括游戏和新媒体在内的互联网娱乐已经逐渐泄气。
2016年是华谊兄弟战略转型后的低谷期。根据2016年财报显示,当年营收总收入约35亿元,同比下降9.5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8.08亿元,同比下降17.2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4018.28万元。这是营业收入上市八年来出现了首次下滑。
影视娱乐收入的下滑是主要原因,当年10部票房收入只拿到31亿元。华谊兄弟参与投资发行的主力电影,《摇滚藏獒》成为炮灰票房收入不到4000万元,冯小刚的作品《我不是潘金莲》票房不及5亿保底线,《罗曼蒂克消亡史》则只收入1.23亿票房不及预期。由于影视娱乐行业经历震荡,增速低于市场期望。
而光线传媒则凭借《美人鱼》、《火锅英雄》、《大鱼海棠》、《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十三部电影获得64.2亿元票房。
对于2016年的业绩亏损,王中磊曾表示,“我觉得去年的利润下滑给我们的企业领导者一个说法,就是企业可以喘气的,人也有病的时候,华谊未来在2018、2019有很好的机会。”
在2017年,华谊兄弟战略再次调整,加力回归电影主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