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高位运行。一是食品涨价可能继续带动CPI上涨。二是必要的资源价格调整及劳动力成本提升构成价格进一步上行压力。三是各地投资冲动依然很强,投资反弹和货币信贷扩张压力依然存在,未来生产资料价格仍然存在上涨可能。四是受美元贬值及投机活跃等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维持高位,对我国形成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五是通货膨胀预期仍不稳定,也会推动通货膨胀上升。
总体看,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仍面临价格总水平处于高位的突出矛盾,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因素比较多,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仍然存在,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国际收支继续保持较大顺差,流动性依然偏多,货币信贷增幅回落的基础尚不稳固。初步预计,上半年,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继续显现,经济增长可能呈适度放缓态势,居民消费价格仍可能高位运行,未来价格走势需密切关注。
二、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
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把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增强调控的预见性和有效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注重引导预期,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动态变化,科学把握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适时适度微调,努力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是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投放。继续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调控金融机构贷款扩张,并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确定工具组合方式和对冲力度,提高对冲效率。
二是合理运用价格型工具。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化,稳妥运用利率工具,在抑制需求膨胀、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中发挥作用。同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利率定价能力。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发挥市场供求的作用,增强汇率弹性,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抑制物价上涨的作用。
三是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指引。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均衡放款,防止贷款过度波动。优化信贷结构,坚持有保有压,限制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继续加强信贷支农,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加大对服务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等领域和结构调整的信贷支持。进一步改进房地产金融服务,维护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拓展中间业务,加强金融产品创新,转换盈利模式。
四是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推动外汇市场发展,鼓励金融机构为企业设计针对性更强的汇率避险产品。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引导资本平衡流动,加快“走出去”步伐,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对外投资体系。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
五是积极发展直接融资。通过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和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机构竞争力和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发展多层次直接融资体系,以更好满足市场、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货币、资本、保险市场协调发展。
应当看到,以上对冲流动性及加强信贷调控等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不断生成和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而主要是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环境。必须加大结构改革力度,尽快在平衡增长的治本方面取得新进展、新突破。近期受美国次按风波影响,我国外需减缓,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经济抵御外部变化的能力。下一阶段应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税政策,为扩大消费内需和促进服务业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财税环境,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等各项体制性改革,消除制约结构调整的体制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