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阶段是2015-2017年。当时智能手机开始在中老年群体里普及,是手机应用市场崛起的时期,APP的单次获客成本只要1.5-2.0元,所以当时的策略就是极力地去买流量。用户对于内容的核心诉求就是“学+秀”,即学习加展示。
第三个阶段是2016-2019年,基本上进入了微信时代。这时候除了一些常规创业者之外,还出现了一些赚快钱以及走资本故事的人。公众号时代的内容实际上还是图文+短视频,而这个时候的变现逻辑就是打广告。因此在这两类创业者当中,真正的核心能力就变成了商业化能力、资本能力和流量能力。
在这三个阶段中不变的永远是用户的需求,这个需求实际上是更健康地消磨时间、展现自我和寻找自我认同感。
另一个不变的是,这一波线上创业(以头条、美团、滴滴为代表)的商业模式本质就是低成本买入流量,然后再以高出成本价的广告卖出。
至于变化的部分,一个是流量的入口在变,随着流量的扩大,更多的巨头公司将会下场,这意味着中老年线上垂直入口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另一个变化则是不同阶段的参与者类型不同,从开始的以个人站长为主,到后面团队行创业者越来越多。
在发展过程中,就爱广场舞的流量与行业第一差距越来越大,不能再走流量变现的路径,于是开始社交电商的尝试。
社交电商的形式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拼团模式,一类是以云集、微店为代表的分销模式,还有一类是带有人的连接关系的直播模式,比如快手小店这样的直播电商。
就爱广场舞最开始尝试的是直播模式,但电商转化率很低,而拼团模式很难和拼多多竞争,所以最终选择了分销模式
当时开发了一款独立APP “就爱小店”,销售渠道主要是广场舞KOL,先覆盖每个城市广场舞协会的会长,这些会长再覆盖到每个广场的广场舞领队,实现对整个广场舞人群的覆盖。
当时发现,KOL的转化能力是很高的,但瓶颈在于KOL太难找,总量做不起来。
总结起来,中老年社交电商的第一个坑是销售能力,因为中老年群体的销售能力很难在后天培养,意味着开发难度大、教育成本高;第二个坑就是销售意愿,实际过程中发现,赚钱对于50岁以上的人来说不具有太大的吸引力。
最终来看,分销模式的机会在于是否能提供好产品。而且这个好产品能满足中老年人的特定痛点,然后进一步经营好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客户池),再通过积分等形式实现口碑裂变。
||AgeClub殷毅:一线城市新老年人消费需求变化趋势AgeClub合伙人殷毅重点分享了基于北京50+新老年人深度调研而来的一线城市中老年人消费升级最新趋势。
在调研过程中最大的发现是新老年人的自我观念在转变,自我意识在觉醒。
老人退休之后,行为比较活跃的大部分是女性。在50-60岁这个年龄节点,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其次这些一线新老人的经济也比较富裕,并且这个阶段她们的时间很富裕,有足够时间去释放自我,所以这是新老年人很重要的一个自我释放的阶段。
新老年人独立意识也越来越强,对外界传播的许多信息会进行主动寻找。她们对于不同的需求都会有非常清晰的满足渠道及方式,基本上都自己买,或者经过朋友推荐。
新老年人过去最重要的三个朋友圈是基于家庭、同学和同事而形成的,而第四个朋友圈是因为其兴趣爱好打开的社交圈,这个社交圈是现在互动频率最高的圈子。
第四社交圈带来的社交文娱需求非常刚性,而且其需求不仅体现在在一线城市,也有下沉市场。虽然这种需求与城市有关,会有一定的文化差异,但它其实是个人的基本需求,只是展现形式不一样。
第四社交圈也会带来基于社交文娱需求衍生的消费品需求链条。因为经常参加社交生活,所以需要漂亮的服装,也因为这种生活状态,还需要化妆,甚至对身形体态有要求的人会需要去学习走模特步,使自己有更好的形态去展示。
92%的受访长辈出门前会化妆,但是这些老人完全不了解国产化妆品牌,使用的基本上是进口品牌,所以未来中国的中老年化妆品牌需要做一些努力让消费者形成品牌意识。
虽然这部分中老年女性需要化妆,但是基本上不注重化妆及护理技术。所以未来更需要提升她们关于完整皮肤护理方面的理论及操作。
50-60岁的长辈原来都是以电视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现在以电视+手机为主要方式,因为他们对于电视还有一定的观看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