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录:我觉得我们有机会去打造华为消费者业务未来二十年的底座。没有根的商业繁荣都是暂时的。华为算是中国很好的高科技公司了,但被美国制裁仍然受到这么大影响,还是因为在根上扎得不够深。
《晚点》:具体到资源、人力的投入上有什么变化?
王成录:鸿蒙不再仅是软件部内部的技术项目,2018 年 5 月,鸿蒙获得华为 CBG(消费者事业部)投资评审委员会的投资,成为 CBG 正式项目,离商用又近了一步。
三、仅凭一家公司可以做技术,但不太可能做成生态
《晚点》:百度、阿里都做过操作系统,为什么很难做成?
王成录:做一个操作系统,一定要跟产业的发展节奏匹配上。如果产业在高速增长期,要做一个新系统不太可能成功。换句话说,只有在产业升级转型时,做操作系统才有成功的基础。
《晚点》:2016 年鸿蒙立项时,你看到了什么转型升级的机会?
王成录:当时整个智能手机产业在高速发展。决定做系统,是基于华为自己对智能手机业务未来发展的判断——智能手机总有一天会市场饱和。当时华为智能手机业务正处于发展快车道,目标是三年后年销售收入达到 1000 亿美金,五年超 1500 亿美金,但整个市场总量也就 8000 亿美金左右。
市场一旦饱和发展就会降速、停滞不前甚至萎缩,竞争会非常惨烈。业务和队伍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压力,所以我们就想,如果手机业务到了天花板,下一步该怎么做。
《晚点》:所以,产业在上一个顶点时,适合下一时代的新系统切入。
王成录:对。如果产业不发生转折和升级,新系统不会有机会。2016 年我们决定做鸿蒙系统,不是再做一个 Android 或 iOS。
一个操作系统有没有成功的可能,就要看这个系统能否给产业链各参与者带来潜在的巨大价值。再做一个一样的东西,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没有变化,可能就不会买单,这样开发者也没有动力开发应用,生态就发展不起来。
《晚点》:做得不一样更容易,还是做得更好更容易?
王成录:从技术角度讲都不难。把握时机很重要,鸿蒙的时机还是挺好的。
《晚点》:技术角度都不难,鸿蒙 2019 年刚发布时,有人质疑它是 “PPT”。
王成录:一件事大家不理解太正常不过了,尤其是做操作系统这么复杂和挑战的事。
《晚点》:去年 9 月,你们发布了鸿蒙 2.0 ,并初步开源,并在同年 12 月推出了手机开发者 Beta 版本,但置疑也升级了,比如评价它是 Android 翻版。
王成录:我觉得挺好,说明大家至少关注了。其实大家质疑鸿蒙是不是 Android 换个壳,这说明中国科技界对软件开源的理解不够一致。
并不是所有 Android 代码都是 Google 开发的,绝大部分代码来自开源社区。鸿蒙也会吸收社区的优秀技术和代码,用了 AOSP(Android 开源项目)的开源代码,就判断鸿蒙是 Android 换了皮,说明这类吐槽者没有太准确理解什么是开源。今年 10 月,鸿蒙第三阶段的开源代码会上线,来自 AOSP 社区的、由 Google 贡献的代码几乎没有了。
《晚点》:你刚刚说,好东西可以拿来,为什么又不用了?
王成录:它的技术架构设计很好,但单点技术或组件不一定都是最好的。软件架构是一个整体框架,这里面的某些组件,可能 Google 做的还不如其他公司。
《晚点》:为什么会这样?
王成录:那太正常了,每个领域都是术业有专攻,比如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就差得远了去了。所以 Google 再强,不可能面面俱到,它最伟大的地方是设计了一个非常好的架构。
《晚点》:你会怎么看一个操作系统架构的好与不好?
王成录:应对变化的能力。因为软件的特征就是总在变,架构的核心就是如何快速应对变化。
《晚点》:如何实现呢?
王成录:软件架构,实际就是产品功能逻辑的技术实现。比如一部智能手机,开机后,先是系统检测各器件与模组,然后加载整个软件系统,直到启动完成,这个过程就是产品功能逻辑的一个实例。基于产品功能逻辑来确定系统整体实现框架,并定义和划分各模块的功能,这就是软件架构。
架构要快速应对变化,需要把各模块的功能定义清楚,并让各模块在逻辑上低耦合,也就是减少模块之间的相关性。这样,当要做新功能、系统优化和 bug 修复时,才能保证相应修改的影响范围小,保持架构整体上的稳定性。这样的系统,应对变化的能力自然强。
《晚点》:Google 这个做得不错?
王成录:对。这一点我觉得欧美比咱们要强得多,在很多单点技术上中国一点都不差,但是我们在架构和系统能力上有较大差距。
《晚点》:架构上不如欧美是因为人才问题?
王成录:人才、环境、包括教育特点。软件特别需要能系统性思考的人,软件非常怕零碎。它不像硬件,比如这个瓶子(举起手中矿泉水瓶),瓶盖和瓶身可以分开,但是软件几乎没有一个功能只跟一个模块有关系。比如智能手机的一个转场动效,可能与从应用层到系统底层的驱动都相关。软件系统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可能会影响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