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从全球可比口径看,即IMF定义的狭义赤字率(不包括土地出让收入的四本账收支差),中国在全球处于中等水平由于中国政府性基金预算的主体内容为土地出让收入,为便于全球可比,IMF剔除土地出让收支,将政府的四本账收支差加总构建IMF口径狭义赤字率,即包括公共财政赤字、结转结余、调节基金、不含土地出让收入的政府性基金收支差、专项债、社保基金收支差等。2016-2018年,中国的IMF口径狭义赤字率分别为3.7%、3.9%和4.8%,处于全球中等水平,2018年高于南非(4.4%)、日本(3.2%)、法国(2.5%)、英国(1.4%)和有财政盈余的德国、中国香港、韩国和俄罗斯,但低于美国(5.7%)。相较其他金砖国家的巴西(7.2%)、印度(6.4%)而言,中国财政稳健。
(4)考虑到地方融资平台、政府引导基金等准政府活动,IMF构建广义赤字率,中国广义赤字率在全球处于偏高水平在赤字债务化的背景下,政府赤字应该理解为政府收支不足的所有债务融资。我国存在大量的准政府活动,IMF构建包含专项债、专项建设债、铁道债、城投债、政策性金融债、PSL和政府引导基金等的广义赤字率。2015-2018年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分别为1000、4000、8000和13500亿元,主要投向有一定收益的基建类项目。2015-2016年由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发行专项建设债,采用设立专项建设基金的方式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中央财政按照债券利率的90%给予贴息支持,分别为8000和10000亿元,2017年发行约2000亿,此后未再发行。2015-2018年铁路总公司发行的铁道债分别为1600、1330、1440和1150亿元。2015-2018年城投债净发行额分别为11315、14862、5615和4945亿元。2015-2018年三大政策性银行履行政府投融资职能,发行的政策性金融债分别为10678、14599、12023和9903亿元。2015-2018年央行为棚改、扶贫、农村基建等重点项目发放的PSL分别为6981、9714、6350和6919亿元。考虑到上述因素,2015-2018年的赤字率上升为9.2%、11.1%、7.8%和8.2%。IMF同时估算了政府引导基金等其他预算外活动,测算的广义赤字率继续上升为8.4%、10.4%、10.8%和11.2%。以IMF广义赤字率衡量,中国赤字率在全球处于较高水平,仅低于委内瑞拉(31.8%)、津巴布韦(12.7%)等恶性通货膨胀国家。
4 从国际经验和当前国内情况看,公共财政赤字率不应受3%的限制的六大理由
从国际经验和当前国内情况看,公共财政赤字率不应受3%的限制,主要基于以下原因:(1)从欧盟和其他主要国家的财政实践看,3%并非绝对红线,逆周期调节突破3%为普遍现象当前国际上3%的赤字率警戒线来源于欧盟1993年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赤字率低于3%和债务率低于60%是各成员国加入欧盟的门槛,该项财政纪律旨在支撑强劲的欧元。德国提出赤字率控制在1%的提议被否决后,各国通过政治谈判而非科学测算设置了赤字率在3%。欧盟1997年《稳定与增长公约》进一步确定了财政政策协调的规则、实施过度财政赤字的条件、出现过度赤字的惩罚措施、建立预警机制监督各国财政状况的发展等,保证在中期内(从1997年到2004年)实现财政基本平衡或者略有盈余。“过度赤字程序”要求违规成员国缴纳占其GDP0.5%的不付利息的存款,如在此后两年内财政赤字情况没有好转,这笔存款就会转为罚金。但是欧央行成立后,欧元区货币政策统一,各国仅限于实施财政政策调节经济,部分国家的低增长、高福利必然导致高赤字率和债务,赤字率3%成为软约束,即使成员国违反也未能执行惩罚。欧盟赤字率在1995、1996年分别为7.2%和4.2%,2009-2013年分别为6.7%、6.4%、4.5%、4.3%和3.3%,均突破3%。美、日、德、法、英国在金融危机时期均突破3%,金砖国家如印度常年突破5%。
(2)从中国经济自身看,宏观经济下行期需加强逆周期调节,提高赤字率,支持大力度减税降费“放水养鱼”当前经济下行,有潜在增长率下降的趋势性因素,也有外部性、周期性和政策性因素叠加。疫情冲击供给和需求,当前仍由于部分地方政府一刀切的做法导致复工率不高,直接从供给端影响国民经济。但是,总体上我国仍是总需求不足。微观层面,经过连续几年的减税降费,我国宏观税负有所下降,企业承担的总税率下行,但在全球仍处于偏高水平。在美国掀起全球减税大潮的背景下,有必要继续减税降费。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8年中国企业总税率(占利润比重)为64.9%,较2017年下降2.4个百分点,但与主要国家比仍严重偏高,较世界平均水平高24.5个百分点,较美国、越南分别高21.1和27.1个百分点,制造业面临转移的压力。提高赤字率,利于打开基建投资补短板、减税降费放水养鱼的空间,有助于扩内需、降成本、稳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