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为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突出治标与治本并施,环境质量显著提升。长江大保护纵深推进,关闭化工生产企业127家,拆除规模养殖场612个,整治黑臭河道455条,新建污水管网285公里,污水集中处理率96.8%。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市考以上断面水质均达优Ⅲ类,地表水环境质量全省领先,单位GDP能耗较“十二五”期末下降26.7%,优良天数比例上升17.8%、PM2.5平均浓度下降59.7%,创历史最好水平。监管机制不断健全,建立生态环境执法司法联动和镇区生态补偿机制,成立全省首家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联动中心,省高院在我市设立长江流域环境资源第二法庭。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民生为本,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富民与惠民并举,群众生活显著改善。财政支出中民生投入占比保持78%以上。累计实施民生实事项目66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8%、8.7%。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社会保险覆盖率99.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省教育现代化监测综合得分连续五年领跑南通,人民医院、中医院建成三级乙等医院,区域供水三期工程扎实推进,全面完成镇级民营医院、民营水厂公益性回归整合。高分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公益百强城市,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四连冠”。
春华秋实,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忠实地记录着奋斗的足迹。在这段砥砺奋进的历程中,我们主动作为,扎实工作,全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全市人民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历任老领导、老同志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凝心聚力、同心共建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结果,是市政协民主监督和积极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热忱支持、团结协作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如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指战员,向关心和支持如皋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导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链尚不完整,创新能力整体不强,龙头型、创新型企业不多,开发园区集聚度、支撑度、贡献度亟待提高;交通区位优势尚未充分释放,城市功能和品质还有待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还不够高;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发展观出现偏差,“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未能严格履行,担当意识、服务能力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差距。对此,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改进解决。
“十四五”时期的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如皋扛起历史使命、加速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起步期,是加快战略机遇转化、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窗口期,也是建设长江以北最强县市、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唯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认识机遇、用好机遇、转化机遇,更加彻底地解放思想,更加科学地应对挑战,方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们唯有谋定战略、完善战术,聚焦聚力关键抓手,以投资拉动、科技驱动、资本带动为引领,以产业升级、城市更新、交通转型为重点,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全面突破,方能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我们唯有保持定力、高点定位,鼓足“比学赶超”的争先劲头、激发“滚石上山”的“狼性”斗志,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传、一任接着一任干,方能乘势而上、行稳致远,昂首阔步迈进“十四五”。
根据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关于制定如皋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政府制定了“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十四五”时期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把“强富美高”新如皋建设推向前进,高质量建成长江以北最强县市。
综合考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未来五年发展趋势,“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十四五”期末,经济质量效益显著提升。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达1900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2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一城两区三基地”取得突破性标志性成果,在经济总量上成为长江以北最强县市。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内需潜力不断释放,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农业现代化走在前列。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园区经济效益、区域竞争力以及对全市贡献度大幅提升,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百亿级企业全面突破。民生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低收入群体增收成果巩固拓展,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提升、差距持续缩小。公共服务体系优质均衡,教育现代化走在前列,率先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高质量公共卫生健康体系基本建成,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口结构更加优化,高素质人才和年轻人比重显著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能级显著提升。生活、生产、生态“三生融合”的国土空间布局持续优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生态宜居品质显著提升,成为美丽江苏如皋样板。主、副城区功能和品质全面提升,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美誉度、集聚度和首位度进一步提升。对外交通格局进一步拓展,多式联运枢纽功能明显增强,深度融入沪苏通大都市圈,切实成为南通跨江融合桥头堡。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城市文化与精神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活力迸发,文化品牌更加响亮,文化自信充分彰显,全国文明城市和文化强市建设迈上更高水平。市域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法治化水平全面提升,系统完备、运行高效、富有特色的市域治理制度体系基本建成,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平安建设体系更加完善,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