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封面故事-社会-经济-文化-专栏-听周刊-爱乐-商城-往期杂志-时尚-
首页 > 封面故事 > 正文 喀什:在民族与信仰间穿行 2009-07-14 13:11 作者:李伟 2009年第26期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之国”。这座古丝绸之路上举足轻重的城市,有2100多年的历史。她不仅是中国向西方探索,寻求开放的贸易通道,也是多民族融合交汇的走廊。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之国”。这座古丝绸之路上举足轻重的城市,有2100多年的历史。她不仅是中国向西方探索,寻求开放的贸易通道,也是多民族融合交汇的走廊。
现在,占人口80%的维吾尔族同胞,是这座城市的主体民族,城市风貌、商业、礼仪、娱乐、宗教活动都围绕着他们固有的方式展开。同时,其他民族并行不悖地按照自身的方式生活。就像同一招牌上的维文和汉文:维文从右向左读,汉文从左向右读。和而不同,又相融共生。
神圣与世俗
“安斯拉卜——哈依乌木比乃——纳吾来——”
每一个黎明,喀什都被这个平缓、深沉的声音唤醒。路灯还亮着,东方尚未发白。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哈提甫(宗教活动主持人)便登上了高耸的“穆那”,开始召唤如同大地一样刚刚苏醒的教民。千百年来的每一个清晨,城中的男女老少,无论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还是俄罗斯族,还有巴基斯坦人都这样被唤醒。
男人们起身,按照伊斯兰教义清洗自己,然后走出家门。我们夹杂在影影绰绰的人群中,穿过蛛网般的大街小巷来到艾提尕尔清真寺。这座有560多年历史的清真寺,是喀什最古老的建筑,也是城市中心。
信徒们如士兵般整齐地面向麦加跪拜,在哈提甫的带领下完成一系列的仪式。清真寺内不断有人进入,他们默默脱掉鞋子走上红色地毯,寻找到自己的位置。礼拜殿的墙上有一座凹进的神龛,上面有一电子钟,永远显示的是麦加时间,除此外别无他物。这样的礼拜一天要进行5次。
朝拜在太阳初升后结束,黄色清真寺在晨光中呈现耀眼的金色,寺顶的新月闪烁着光泽。人群渐渐散去,熟人间互致问候“艾萨拉姆”(您好),同时行伊斯兰教礼,把右手放在左胸前,然后握手。
我们对于艾提尕尔的拜访正好是在周五的主麻日。按照伊斯兰教义,一般情况下,这一天每家成年男子都要进入清真寺做礼拜,并且以15点半左右的礼拜尤为壮观,清真寺大殿与庭院内挤满了跪拜的人群,来晚的人只能顺延到门口和寺外的广场上。整个清真寺内外聚集的信徒足有四五千人,礼拜结束后,退场花了半个多小时。
戴着各色头巾的妇女们只能在寺外等候,她们捧着水罐、馕和水果在站在门口两侧,每个走出清真寺的男子都要向水和食物轻唾一口气,表示将胡大祝福传递给她们。
清真寺周围聚集着各地前来朝拜的信徒,静静坐在广场的台阶上,一坐就是一天。他们大多年迈苍苍,有生之年未必能够前往麦加,但艾提尕尔是他们心中的圣地。每次礼拜结束后,好心的教民会给他们送上钱和食物。
艾提尕尔清真寺建于1442年,是中国现存清真寺中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艾提尕尔”意为礼拜与吉庆之地。她坐西朝东,占地25.22亩,由寺门塔楼、庭院、经堂和礼拜殿4部分组成,最富特色的是寺门塔楼,寺门宽4.7米,上方的墙顶是一条长8米,距地面10.5米的巨大平台。塔楼通高13米有余,在蓝天映照下,蔚为壮观,塔内建有转梯,可由此登上塔顶,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清真寺内是一个大大的庭院,绿树成荫如露天花园。树荫下有一长方形的凉棚,可供信徒们做礼拜用。再往里走便是大礼拜堂,廊檐十分宽敞,由140多根墨绿色的雕花廊柱支撑。
喀什是伊斯兰教传往新疆的起点,在全疆几万余座清真寺中,甚至在整个中亚地区,艾提尕尔都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7月3日傍晚,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哈提甫、伊玛木(宗教活动主持人)居玛·塔依尔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今年69岁的居玛·塔依尔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
“我一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引导教民进行宗教礼拜活动,其他时间主要看书学习,包括宗教知识和科技知识。”居玛·塔依尔对我们说。他头戴色兰,身穿白色黑条纹的袷袢,留着长长的白胡须。
6岁起,居玛·塔依尔就开始学习经文和阿拉伯语,1997年后专门从事宗教工作,先后在3座清真寺做哈提甫、伊玛木,2003年起开始在艾提尕尔清真寺执业。
“艾提尕尔清真寺有560多年的历史,享誉中亚。”居玛·塔依尔告诉我们,“‘文革’前,这里是全疆宗教学者的培训中心。现在,你们看到边上的一座座房子,共有24间,原来都是学习的教室和宿舍。这里培养了很多著名的宗教人士,他们也把艾提尕尔的声名带到了各地。”
居玛·塔依尔告诉我们,伊斯兰教深刻影响了新疆十几个民族的生活,包括礼拜前的清洁,生活中的秩序,父母、夫妻、邻里、朋友的关系,大到穆斯林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价值观、心理习俗、文学创作、建筑风格;小到婚姻、丧葬、饮食、礼仪和服饰都与《古兰经》有关,或从其中演变而来。“做不好是无法进天堂的。”居玛·塔依尔说。
艾提尕尔清真寺前的广场,不仅是礼拜时的宗教场所,也是世俗活动的中心。广场上有卖酸奶刨冰的小贩,有摆出一盆盆花草的园艺商人,北面大屏幕下则拴着几匹高大的骆驼,供游人们骑乘照相。戴头巾、蒙面纱的维吾尔族妇女,带着她们的孩子在广场嬉戏。孩子们玩着内地最流行的“活力板”。
年轻的维吾尔族姑娘从广场上翩然而过,她们大多穿着传统的艾德莱斯丝绸衣裙,一般会以大红、翠绿、杏黄、青莲等为主色调。这种南疆维吾尔族特产的丝绸上都是丰富变幻的色条和对比强烈的几何图案。她们的头巾连成了一片颜色丰富的云霞。
傍晚时分,广场周围响起鼓声和唢呐,那是结婚的车队正在通过。第一辆车是皮卡,上面坐着两三名乐手,敲打着纳格拉鼓吹着唢呐,后面则跟着贴满玫瑰的婚车。一位维吾尔族青年告诉我们,他们的婚礼希望全城人都知道。
清真寺南是赫赫有名的吾斯塘博依街。这条不足一公里的街道上汇集了上百家低矮密集的生产作坊和销售店铺,从早到晚回荡着叮叮当当的响声。有铜器商、英吉沙小刀作坊、十二木卡姆的乐器店、现场制作笼屉的小铺,还有把缝纫机踩得上下翻飞的裁缝……“吾斯达” (师傅)们专心致志地坐在门口忙着手里的活计。
清真寺北是诺尔贝希路,是历史上著名的柴禾巴扎,每逢巴扎日(集市),毛驴驮着木柴、土盐、麦草等拥挤于这条街道。现在这条街改造成了商业精品街,售卖各种手工艺品,当地人称作“香港巴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