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的对面是欧尔达希克路,此处曾是1000年前喀喇汗王朝王宫的大门所在,是老城区的入口,也是最有维吾尔族风情的街巷。每天下午七八点钟,巷口就摆开了各种摊位,喀什最热闹的夜市开始了。老人们连成一排,叫卖着自家院子里结出的无花果,一块钱3个,用大大的无花果叶子包起来。卖哈密瓜的老爹左手挎着篮子,右肩搭一块白毛巾。年轻人则支起炉火,油馕、羊蹄、羊头、米肠堆成了小山。
喀什是中国最西部的城市。夏天晚上,北京时间23点,最后一缕夕阳掠过艾提尕尔清真寺穹顶,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才全部笼罩在夜幕之下。
此时伊玛木召唤礼拜的声音再度响起,广场对面的夜市仍旧人流涌动。有人放下生意面向麦加跪拜,其他人则继续他们的生意。
十字路口上的城市
在喀什市区东南,横亘着一座长十余米,高两三米的黄土墙。这是目前喀什最古老的盘橐城的遗址。公元74年至91年间,东汉名将班超在此驻守17年,他以盘橐城为根据地,抗击匈奴,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当年显赫一时的军事要塞只剩下这段土墙,它的对面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的法院大楼。
打开地图,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南部边缘,会发现这里分布着一片城市特别密集的地区:以喀什市为中心,在方圆100公里左右范围内,集中了7座县市。包括阿图什、疏勒、疏附、阿克陶、岳普湖和英吉沙等。令人惊奇的是,这些镶嵌在沙漠边缘的城市大致呈东西向的带状分布,向东延伸,这个线状的城市带依次是麦盖提、莎车、叶城、皮山、和田、于田,过了且末、若羌,这条“线索”就消失在沙漠里了……所有人都知道,它越过漫漫黄沙,穿过河西走廊,抵达天下第一大城——长安。这就是近两个世纪间人们所称的“丝绸之路”。
喀什在所有这些城市中最大、最繁华,也是最有传奇色彩和诗意。中国的现代学者们把它看做丝绸之路的一个终点(国内段),也是一个起点(国外段),把它看做世界商业文明史上一块巍峨的丰碑。
这条全长7000多公里的亚欧大通道,东起长安,经河西走廊、敦煌、玉门关,进入新疆境内。两汉时期,这条东西大道绕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分为南北两路。北路沿天山南麓西行,经吐鲁番、焉耆、库车、阿克苏、喀什;南路沿昆仑山北麓西行,经过现在的若羌、且末、民丰、和田、莎车等地,在喀什与北路会合后,翻越帕米尔高原(葱岭)。向西,则进入中亚的大宛、康居;继续向西,经伊朗高原到达黑海和地中海地区。丝绸之路南行则到达巴基斯坦、印度,这也是玄奘求法的路线。
东汉以后,丝绸之路分成三道,原汉代的北道改称为中道,在天山北麓新辟一道,称为新北道,沿伊犁河谷、楚河流域西行,到达东罗马帝国等地。到了唐代,在原先三道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许多支线,形成了沿山脉走向和绿洲分布的交通网。
但无论哪个时期,喀什始终是北线(中线)和南线的交会处,它是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对于那些穿越了沙漠、翻越了帕米尔高原的商队,喀什都是一个绝佳的修整所在。”喀什本地的新疆文史学者刘学杰告诉我们。更重要的是,东西往来的商人在这片绿洲上可以交换双方的货物。“没有哪一件货物是一口气运到长安或罗马的。”刘学杰说。在沿丝绸之路的一系列城市中,这些货物如同接力一般进行交换、集中,重新上路。而其中,喀什是最大的集散地。
公元前128年,从大月氏返回的西汉特使张骞来到了喀什(当时称为疏勒国)。他很惊奇地发现,当时疏勒城居然同中原的城镇一样,有很像样的街道和店铺。张骞的见闻被写进了《汉书·西域传》,这也是喀什第一次进入中华文明的视野。
喀什及其周围在两汉史籍中都称为“疏勒”,是当时西域36国之一。目前喀什南面还有一个疏勒县,但当初疏勒国的旧址仍旧是个谜。刘学杰告诉我们,疏勒的旧址应该在目前城市的东北方向40~50公里处。在《汉书·西域传》中,整个天山南北只有“疏勒国”条文内,赫然记载着“有市列”(有商贸街市)。
根据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与博物馆学教授潘守永的研究,这座城市在唐代文献中称为“伽师城”,城东有了一座汉人建设的城。用“喀什噶尔”取代“疏勒”,一般认为是在宋、元以后。清道光八年(1828年),在旧城东南10公里处建一座新城,作为驻喀官署与满汉军民驻地,于是就有了喀什噶尔旧城(回城)与喀什噶尔新城(汉城,今疏勒县城)之别。维吾尔族居住在“旧城”,一般称“老城”,民国后,使用简称的“喀什”取代“喀什噶尔”。
另一方面,喀什不仅是地理的十字路口,更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会聚的舞台。
喀什噶尔——本地人读的时候如同喉咙里打了一个结。在突厥语中,“喀什”是“玉石”之意,而“噶尔”则是古代塞种人语言中的“地区”、“邦国”之意(季羡林《大唐西域记校注》)。因此“喀什噶尔”被解释为“玉石之国”或“玉石集中的地方”。喀什本地并不产玉石,但是周边的和田是和田玉的重要产地,喀什可能是玉石交易的地方。
在这条民族走廊上,很多民族如同大漠里的沙丘,随风来去。那些操持多种语言的人们(如塞种人、粟特人、吐火罗人等等)竟也奇迹般消失了。今天喀什以南帕米尔高原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县,是我国唯一的塔吉克族自治县。按照人类学家的分析,塔吉克族可能是古代塞种人的唯一后裔,他们都属于印欧语系的东伊朗语族。喀什以西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这是另一操突厥语系的古老民族——柯尔克孜族的聚集区。
据2005年的人口统计资料,在新疆共居住着47个民族,喀什的民族成分达到33个。
老城生态
无论在齐尼瓦克宾馆还是东湖公园的摩天轮上眺望,土黄色如蜂房般的喀什老城都会给外来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任何一本关于喀什的旅游指南上,老城都是重点推介区域。走进喀什老城,如同进入了《一千零一夜》里的世界。两侧是黄泥搭建的平顶房,毫无章法的小巷将闯入者带入莫测的区域,过街楼使光线忽明忽暗,各种规模的清真寺出现在每一个街角,维吾尔族妇女会坐在街巷的尽头诵读《古兰经》。喀什古城完整地保持了中西亚伊斯兰城市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