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策略首席师陈龙认为,CPI的波动更多的是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加速上升的影响较大,而经济增长对CPI的影响较小,且今年市场猪肉价格加速上行的概率非常小。其次,PPI环比和PPI生产资料价格有关,与生活资料价格关系较弱,生产资料价格主要包括采掘,原材料和加工工业的价格。
PPI环比变化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很高,经济的复苏带动PPI环比大幅提升,本轮PPI也不例外。看大宗商品,也就是生产资料价格环比的走势。已经包含了对宏观经济复苏的预期。我们把PPI环比与大宗商品期货(焦煤,焦炭,铁矿石,螺纹钢)进行对比,走势基本一致。另外,也可以与PMI购进价格指数(经过季节调整)对比发现,PMI购进价格指数是很好预测PPI环比的重要数据。
中泰策略分析师王仕进认为,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通胀的核心锚定因素是油价,现在60美元的价格和去年同期20美元的价格相比,原油价格同比增速200%,从油价同比和PPI同比的高度相关性来看, 6月之前这种高基数效应很难从PPI里面消除掉,甚至会持续到10月底,所以从同比角度看,通胀向上走的方向比较明确,但是这个影响已经反映在指数里面了,就像大家都知道今年一季度GDP增速会很高一样,关键的应该是环比变化和结构性变化。
这一轮大宗商品涨价,供需错配是主要因素。先是疫情原因导致大量产能关闭甚至退出,比如20年美国破产了一堆油服企业,随着疫情驱动转向疫苗驱动,全球经济开始步入需求恢复快于供给恢复的状态,尤其是美国经济,1月耐用品消费支出同比超过17%,为2000以来最高增速,平均小时工资也基本恢复,再叠加1.9万亿美元救助计划,美国消费增速大概率会维持较高水平。另外就是房地产周期上行,美国新屋开工与销售持续高增,房价大涨,带动美国国内螺纹和热卷价格站上2010年以来的高点。
整体来看,美国目前是消费和产能赛跑的局面。节奏上看,去年8月到11月大选是疫苗驱动初期,工业品价格温和上涨,通胀预期同时主导利率温和上行;大选落地后,OPEC国家认为拜登绿色新政影响下,美国页岩油产出不会快速增加,强化了他们的减产信心,此后油价开始加速上行;然后是1月中旬,市场围绕美国财政刺激计划博弈,1.9万亿方案出台后,铜价开始加速;之后是众议院通过,财政刺激的预期落地,市场重新回归需求定价。后面的节奏,应主要取决于美国消费数据和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变化。
中泰策略分析师徐驰认为,就中长期实体经济而言,无论中美均无需担心核心CPI过快抬升,PPI方面短期波动或较大,但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相对有限。不过要高度重视通胀的“供给侧因素”,沙特、俄罗斯等国家资产负债表亟需修复及拜登“碳排放”或制约供给扩张。就原油供给侧而言,前日OPEC会议上,沙特超预期维持减产并非偶然。
事实上,去年的疫情及原油价格战给主要产油国经济乃至社会稳定带来深远影响,上述国家资产负债表修复前难以有动力扩张产能,比如:沙特去年GDP增速为-4.1%创近35年最低,赤字率超12%,民主党对沙特政权相对敌视的态度和近期的制裁,使修复财政而非扩产成为其必然选择;俄罗斯亦然,GDP-3.1%创10年最低,近期社会不稳定迹象亦增多。
就市场另一担心的因素:美国页岩油扩产而言,拜登政府的碳减排决心亦抑制了其扩产的可能性。拜登政府1月20日签署法令,禁止新的石油天然气钻探。而此前特朗普政府时期颁布的许可大部分亦将集中于明后年到期。故徐驰认为,当前原油价格仍有较大上涨空间,与之相关的,资本市场对于通胀预期发酵下:原油、能化等相关产业与大宗商品的投资机会,以及通胀预期发酵下对高估值“抱团”板块等的冲击亦未结束。
中美两国的央行会因通胀而加息吗?
王仕进认为,关于通胀上行压力会不会使得美联储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应该不会。2020年9月美联储通胀目标修改为AIT(平均通胀目标)策略,根据通胀可以略高于2%且可以持续一段时间的新目标,目前3年期和一年期核心PCE只有1.7和1.4,很难会因为通胀来收紧货币政策。另外,目前的通胀主要是疫情导致的供需缺口问题,并不是就业和产出已经完全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这个复苏要比消费复苏慢得多。
中泰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货币当局的利率政策通常是基于对未来经济的变化预期去考虑,利率要与经济增速的变化趋势向一致,物价的波动主要受供需关系影响,短期性因素较多。这轮全球经济的复苏是因为疫情好转和财政、货币政策宽松的共同结果,并没有解决疫情前各国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因此,2020年全球经济债务率水平大幅上升,贫富差距继续扩大,2021年经济反弹之后,2022年可能重归需求乏力的低增长中。因此,把通胀作为加息的理由并不充分。
就中国而言,全年CPI估计在2%以下,PPI估计在3%左右,属于温和通胀,没有超过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CPI在3%以内的目标。而且,央行实际上已收紧流动性。疫情之下,行政性调控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如两会提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和精准调控”,估计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也会加强,在这种背景下,再上调利率,有画蛇添足之嫌。
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但与2001-2010年两年四万亿的投资力度相比,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上。而且,在房住不炒的强硬政策下,今年的房地产投资增速也会回落,唯一的亮点的制造业投资增速会大幅上升,但综合来看,中国不会成为这次拉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动因,但中国的中下游企业则可能在成本上升中受损。故在CPI上升压力不大的情况下,我国还是会维持低利率水平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李迅雷认为,应对美债收益率的上行,美联储当前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扭曲操作(OT);另一类是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扭曲操作指的是美联储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入长期国债,卖出短期国债,从而改变自己持有国债的期限结构。收益率曲线控制指的是央行通过买卖国债的方式,将部分长端利率控制在设定的目标范围内。回顾历史,美国采取过两次扭曲操作,最近一次为2011-2012年期间,长期国债平均实际收益率下行了77BP;目前采用YCC的国家有日本和澳大利亚,美国曾经在1941-1951年期间也采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