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3月25日,钱学森写信给彭康校长说:“我的最高希望是明年能到西安参观母校新址。”
1957年6月26日,钱学森来信表示:“我们知道,迁校问题已经得到党和政府高级领导的注意”,“我们应该服从并支持这样的决定。”
1959年9月19日,钱学森专程从北京来到西安交通大学参观校园,看望师生。
1993年4月22日,钱学森写给学校领导的信中说:“3月10日来信及校徽、《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汉壁画墓》都收到。 我和我的爱人蒋英教授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
1993年12月,学校负责同志致信钱学森,恳切陈述学校将以他的名字命名图书馆的意愿。钱学森很快回信说:“新建的图书馆用我的名字命名,这使我惶恐不安!在交通大学学习过的、对祖国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有多位,我怎么能算得上?”此后,学校领导再次去信陈明命名图书馆对于激励青年学生成长的意义,又经多方面做工作,钱学森终于同意了。1995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钱学森图书馆”。1996年1月,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同志为钱学森业绩馆题词:“向钱学森同志学习,科界楷模,民族英雄”。
钱学森图书馆成为在钱老逝世前,中国唯一一个以健在的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大学图书馆。
1995年10月28日,钱学森写给学校领导的信中说,“至于12月11日将举行的命名揭牌仪式要我的录像或录音讲话,因我现在年老体弱,就不参加了。我已准备了一个书面讲话稿,届时可以由涂元季同志去宣读。”
1996年4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隆重举行钱学森图书馆命名仪式,钱学森业绩展室开放。
钱老逝世后,西安交通大学将12月11日设为钱学森日,以缅怀钱老,激励后人。
12月11日是西安交通大学首个“钱学森日”。学校邀请了新华社、中新社、中心国民广播电台、中国教导报、中国日报、香港至公报、香港文汇报、陕西日报、陕西国民广播电台等28家媒体来校,共同度过了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
此前,西安交通大学决定设立“钱学森日”的消息经过新华社报道后,即产生了强烈社会影响。因此,随着12月11日的到来,不少媒体提前与学校接洽懂得当天的运动。
12月11日下午,28家媒体的记者凑集在图书馆北大厅,参加了钱学森雕像揭幕仪式。
之后,新华社、中国教导报、中国日报、陕西日报与香港至公报记者参加了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会。西安交通大学拟建钱学森学院,进一步践行钱学森思想培养领军人才的做法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钱学森日”当天,中国消息社、搜狐、新浪、陕西消息网、西安电视台等媒体率先发布了西安交通大学首个钱学森日的运动情况,随后各大媒体陆续对当天的运动进行了报道。截止今天相干报道已近50篇次,目前部分媒体仍在学校进行深度采访。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邬焕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以及一些著名专家、学者今天在京指出,钱学森身上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献身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忠于实践、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是中国当代科技工作者的宝贵财富,是推动我国科技发展的力量之源。
今年12月11日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90华诞。为向这位科学泰斗表示庆贺,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今天在京举办了“钱学森科学贡献暨学术思想研讨会”,邀请两院院士、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代表约600人畅谈钱学森的科学人生。
与会者在研讨时强调指出,作为科学技术的巨擘,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和航天技术、工程控制论以及系统科学、思维科学等诸多领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而作为中国人民的骄傲、中国百年来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在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后,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和发展,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更是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出席会议并作专题报告。宋健说,钱学森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巨大奉献赢得了全中国科技界和人民群众的敬佩和热爱,他在现代科学技术诸多领域的杰出贡献也赢得了全世界科技界和尊重和赞扬,他是一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德高望重的世界级科学家,是20世纪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卓越代表和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
包括曾与钱学森共同工作过的郑哲敏、孙家栋、周干峙等院士在内的12名科学家围绕钱学森的科学贡献、学术思想等作了专题学术报告。他们以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详尽地介绍了钱学森在各个时期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卓越贡献和丰厚的学术思想,阐述了钱学森对祖国、对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无限热爱和忠诚的崇高品德,以及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献身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忠于实践、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新华社 2001年12月10日
探索培养科技领军人才 西安交大筹建钱学森学院 西安交大副校长程光旭介绍,学校正筹备成立钱学森学院,主要负责钱学森实验班、少年班等拔尖学生的培养和管理。其中钱学森实验班遵循钱学森先生的教育理念,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通才”,重视基础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上实行六年学制,包括三年通识教育,一年专业教育,两年研究生教育。通识教育期间不分专业,所授课程内容广阔,以扩展学生知识面。程光旭表示,成立钱学森学院,是为了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科技领军人才。
钱学森 - 钱学森纪念馆正式开馆 温总理提名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