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战后十五六年的经济高速发展,1968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实体,大阪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被视为日本国家现代化到来的标志。在当时世界性旅行尚未普及的时代,欧美尖端技术以及时髦生活方式的展示,让进入“小康”时代的日本国民大开眼界,也创造了参观人次高达6422万的历史纪录。本届世博会展出了便携式传呼机、无线电话、可视电话、电动汽车、磁悬浮列车、自动楼梯、360度球体影视、移动式穹顶体育馆、区域性网络、原子精确钟表以及罐头饮料、快速食品、低价位家庭式饭馆、便利商店等尖端技术、用品和服务,此后迅速商业化和普及化,风靡日本。此后日本走上了追求精工制造的道路,东芝、富士、三菱、松下、日立等品牌的著名产品畅销全球各地,世界开始进入“日本制造”时代。
7
机器人的聚会
时间:1985年
地点:日本筑波
名称:筑波万国科技博览会
主题:人类、居住、环境与
科学技术
明星展品:各类特种机器人、双足步行机器人、音乐机器人、无土栽培的西红柿……
工业界生产力的停滞带来了机器人革命的最大动力。从1947年到1965年,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每年增长3.4%,其后的10年内增长速度下降到2.3%,70年代更是下降到1%以下。在筑波世博会上,来自日本、美国和瑞典的科研机构展出的数十款机器人设计,大多是为专业项目设计的工作机器人,包括能够爬楼梯的机器人、清扫机器人、机械零部件分类机器人、甲板除锈机器人和排险机器人。更大的震撼来自双足机器人的展出。日本和美国同时推出双足步行机器人,将机器人的仿人设计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世博会后,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机器人工业进入了迅猛发展期,如今,机器人已经在工业、起居、战争和护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8
可持续发展的启蒙
时间:2000年
地点:德国汉诺威
名称:汉诺威世界博览会
主题:人自然技术:
展示一个全新的世界
明星展品:日本馆、荷兰馆、瑞士馆……
世纪之交的世博会旨在展示人类为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而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已经和将要采取的应对措施。主办方对各个自建展馆设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原则,世博会因此成为各种生态建筑的展示场所。如日本馆是建筑史上规模最大、重量最轻的纸造建筑,其骨架全由再生纸管构成,覆盖墙面和屋顶的是一层半透明的再生纸膜,材料均可回收利用,体现了“零废料”生态设计理念。荷兰馆由“屋顶花园”、“雨林”、“森林”、“根”、“园艺花圃”和“沼泽沙丘”6层叠加而成,有一个自给自足的风力发电系统和水循环系统。全新的自然空间组织形式和自主的能源系统,为城市空间未来的自然化问题提出了解答。
1941年,英国造船厂
前排左起:富兰克林罗斯福、海勒姆马克沁、托马斯爱迪生和约瑟夫丹尼尔
德军装备的马克沁机枪
1922年,美国斯克内克塔迪一家工厂的锻造车间
1851年,英国伦敦世博会展馆内景
1939年,纽约世博会,游客在参观格迪斯设计的1960年美国模型,右图为吉尔伯特罗德设计的21世纪人类形象
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展出自由女神执火炬的右臂
1964年,纽约世博会上彼得肯杰尔斯基展示太空服
1896年6月4日,亨利福特将他的第一辆汽车开上了底特律大街
1889年建成的位于巴黎战神广场的艾菲尔铁塔
1939年,纽约世博会,手拿车模的“未来小姐”贝蒂克莱恩身穿“合成玻璃”制作的透明沙滩服
20世纪90年代在图书馆使用电脑的孩童
20世纪90年代的汽车自动装配线
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原子模型馆
70年代日本可视电话
美国洛杉矶高校学生阿利萨拉瓦西奥正展示她在社交网站Facebook的网页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德国馆展示废物回收利用的过程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