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昆山经开区:从产业园区向综合城市转型,营商环境指数排名全国第二
昆山经开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创办于1985年,1991年1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开发区,199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
立足于GDP超过4000亿的“百强县”之首昆山市,昆山经开区肩负着引领昆山经济发展的使命。今年,昆山开发区定下了“3458”目标。
“3458”是指,力争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市占比达30%、工业投资占比达40%、实际利用外资占比达50%、进出口总额占比达80%。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2019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在全国219个国家级经开区中,昆山经开区跻身第5名。而在本报告营商环境水平测评中,昆山经开区也仅次于广州经开区,排名第2。
总体来看,昆山经开区的“产业园区”属性仍然比较明显,在开发区人均进出口总额、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物流用时指数、税负成本指数、工业水气价等涉及生产属性的三级指标中,排名都非常靠前。
2020年,昆山市推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从破解企业投资障碍、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亲商护商服务、规范监督执法行为四大方面,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昆山经开区是江苏省首家国家级开发区,实现公安出入境全业务分中心暨出入境智慧大厅投入使用,同时也在苏州率先全面实现“1330”改革目标,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同城通办”,率先上线运行投资建设“一网通办”平台,还成立了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全链承接项目建设审批权限。“审批效率就是经济效益”,在疫情期间,审批速度的提升,为区内企业抢抓订单、抢占市场提供了大量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目前存在的社会服务、生态环境等营商环境短板,昆山开发区也正在推动从产业园区向综合城市转型,提出了“打造宜居宜业东部新城”和“生态、业态、形态、神态有机融合”等目标,布局青阳港滨水城市中心、夏驾河科创走廊、蓬朗老镇特色街区、“东新街-朝阳路”商业中心、高铁南站商务区“五大区域”,实施蓝天保卫、碧水畅流、净土守护“三大工程”,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升群众获得感。
在营商环境改善的推动下,昆山经开区的经济发展依旧“给力”。今年一季度,昆山开发区返岗员工达10.5万人,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回稳,当年度投资额56亿元的18个重大产业项目90%施工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同比增长11.6%;到账外资3.5亿美元,同比增长119.3%。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多数正增长,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0.1%;仁宝、纬创、世硕三大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0.4%。另外,还引进了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等重大项目。
8.2南京经开区:服务“产业链”走向打造“创新链”,优化营商环境寻求新突破
在此次经开区营商环境排名中,南京经开区位列第四,相比去年的第十,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
具体来看,南京经开区在软环境指数中得分位列第4,社会服务指数第5,基础设施指数第8,市场容量第9,生态指数第11,商务成本指数第20。软环境、社会服务指数、商务成本和市场容量分别比去年上升了5位、6位、3位和1位,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则下降1位和2位。
依托南京市的良好资源,南京经开区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领域,都有着较好的资源优势,同时房价相较于杭州等同等发展水平城市也有优势。
强大的制造业集群、完善的产业链条、成熟的制造业服务机制,是南京经开区营商环境的最大优势。近年来,南京经开区依托LG、德国博世、中电熊猫、康尼机电、天加环境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以及液晶谷、中国(南京)智谷等重大载体平台,做精做优做强光电显示、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目前已建成省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33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9个,工程研究中心20个,工程技术中心67个,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5家。
这形成了良好的市场氛围,同时,南京经开区也非常愿意为这些企业提供从物料供应、金融服务到纾困激励的一系列服务。疫情期间的亿元企业补助金、全国首创的“政企金”合作模式实现企业贷款秒批等,都是南京经开区改善营商环境的尝试。
这也为南京经开区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即使在疫情困扰的2020年,也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今年7月,总投资30亿美元的梧升半导体IDM项目在南京举行启动仪式;今年10月,LG集团再次在南京经开区追投圆柱形汽车动力电池项目、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预计形成8亿美元的投资额,总投资额达到75亿美元,新增年销售额数十亿元乃至百亿元以上。
报告认为,尽管南京经开区打造了围绕“产业链”的营商环境优化措施,但下一步,应该围绕打造“创新链”,推动服务于创业创新的政务服务、软环境等营商环境改革。
受限于产业结构较重、过去长期采取的“跟踪模仿型战略”等原因,在如何培育企业、以及如何鼓励企业在科技创新更多投入方面,南京经开区尚有不足。具体来看,开发区企业数量、开发区每千家企业专利数量和科研强度等指标,南京经开区都相对靠后,在具备了良好的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南京经开区需要进一步通过政策引导,和建立更好的服务创新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推动由跟踪模仿转向自主创新引领,从而在园区内形成科技创新氛围和闭环,形成适合创新、鼓励创新的营商环境。
8.3 北京经开区:社会服务改善明显,营商环境指数排名上升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