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每次测试,每次回顾乔布斯,都会对他有更深一层的理解。然后很沮丧地发现,我不是离他更近了,而是离他更远了。所以我为什么说,他是500年来最伟大的创新者和创业家,特别值得我们每年都回顾一下,一起照一下镜子。
iPhone这款伟大的产品,从过去十年到今天,全世界范围内,没有第二款产品能与之相较。
2012年,iPhone占全球手机8.8%的出货量,73%的利润。2012年Q1,iPhone的收入超过微软全部产品总收入。2012年8月,苹果市值6330亿美元,等于微软、谷歌、脸书以及亚马逊这四大科技公司的总和。大家想想看,这种程度没人达到过。
乔布斯去世六年了,苹果的市值也就是9000亿美元,另外几家已经大大地接近了苹果。我们只能说乔布斯去世以后,库克这个CEO从财务上看是成功的,但从历史传承,从以产品驱动第二曲线这个战略点上看非常失败。
大家想想是不是?乔爷去世后苹果再没有做出伟大的产品,这是资本市场给苹果市盈率如此之低的原因所在,他没有新的第二曲线、第三曲线了。
iPhone给苹果带来了11倍的利润,23倍的收入,24倍的现金,今天它的现金太多了,花不出去,只能退给股东。其实有时候开脑洞地想,苹果真应该收购一下特斯拉,那可能就会变得很有味道了。
03
第一性原理:人文、美学、科技、禅宗结合的多元思维
乔布斯的第一性原理,我讲几点:人文、美学、科技、禅宗。这几点合在一起讲——产品美学、人文、科技。
乔布斯把“产品美学”推到了人类极致
在整个产品美学层面,乔布斯开创的尺度是整个人类没有到达的尺度,到今天,全世界还没有第二个人到达这样的尺度。
产品美学,其实这在美国是一个矛盾的提法。在乔布斯之前,美国的产品基本都属于傻大笨粗型。谈起美学,人们会想起西欧,想起日本,美常常跟小联系在一起,叫小而美。
只有乔爷把美学和工业化大生产融合了起来,从傻大笨粗,到既可以工业化大生产,又具有美学趣味,这个变化的开创者是乔爷。
乔布斯的跨学科思维用他自己的话,叫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他每一次发布会上几乎都有这页PPT,说我们正走在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上。
各位想想看,这个说法在今天丝毫不过时,为什么他想在科技产品中加入一些人文味道?大家看这两段话:
“我小时候,一直以为自己适合人文学科,但我也喜欢电子设备。然后我看到宝丽来创始人兰德的话,关于既擅长人文又能驾驭科学的人的重要性,于是我决定我要成为这样的人。”(《乔布斯传》)
15、16岁,就奠定了一生的跨学科基础。
高中最后两年,他发现自己既沉浸在极客的电子世界中,又喜欢文学和创造性的尝试。“我听很多音乐,尤其痴迷于鲍勃.迪伦;阅读科技以外的书,例如莎士比亚、柏拉图的书。”(《乔布斯传》)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发现,西方是浸润着哲科思维的。即使你自己没有专门学哲科,也还是浸润在这种思脉里面。西方的高中生,十六七八岁的孩子,基本上就已经形成这样的思脉。所以我经常讲,一个人真正的世界观,十六七八岁时就已然形成了。
乔布斯创办或参与创办了两个公司,可以说是左脑皮克斯,右脑苹果,左脚踩在好莱坞,右脚踩在硅谷。
其实他最大的财富并不是来自苹果,而是来自皮克斯。皮克斯卖给迪斯尼后,他成为迪斯尼最大的个人股东,今天他家族的最大财富还是来自皮克斯。
乔布斯曾对盖茨有过很多批评,最大的批评就是,盖茨一生没有品位。我看到一个采访问他两人,如果向对方学习,最想向对方学什么,盖茨也很承认这一点,说希望学习乔布斯的品位。
请问大家,一年时间我们重新看他,我们离他的“科技+人文”的要求更近了还是更远了?我们真的是离他的要求更近了吗?他说如果一个人只有商业视野,你做出的产品就会特别局限,所以一定要有跨学科视野。
我们这代人从小就被教育说一定要学能够学以致用、养家糊口的东西。到我们子女这一代,我是真心希望他们想学点儿什么就学点儿什么,离实用越远越好。因为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很可能才是将来真正有大用的东西。
乔布斯创办苹果之前,对苹果产品的评价居然是说苹果的产品遭透了,没有灵魂!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一个人用对人的要求,甚至不是对一般人的要求,来要求一款产品。直到你的产品真正抓到用户的心,产品的设计工作才叫完成。
我们对比一下我们自己做的产品,离乔布斯的要求是更近了还是更远了?我们再一次对照一下,测试一下自己的进步速率。
正是因为他对产品赋予了这样一种意义,所以他才真正是创建了一个宗教,一个产品教,当之无愧的乔教主。
美国有一个调查,利用情感附加值带来利润,iPhone排第一,苹果排第五,iPad第二,iPod十三。当用户真正爱这个产品,当这个产品Touch到用户心的时候,最后的确是能带来收入和利润上的提升的。
我们再看一下乔布斯产品教的教义:
“我只赌产品。只要产品好,用户就会喜欢;用户喜欢,就一定会购买,我们就能赚钱。”
再举一个案例iMac。这款产品是乔布斯重返苹果后的第一款产品,是他重返苹果后的胜负手,如果没有这款产品,苹果很难复兴,乔布斯也很难在苹果立足下来。
当时这款产品出来,传统电脑的评论员对此不屑一顾,因为跟竞争对手相比较,这款产品在速度和功能上没有任何优势。而过去十年,速度和功能一直是个人电脑成功的唯一K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