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要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明确指出"中国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这就要求林业在全球生态治理格局中扮演更加重要角色。当前,我国林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具备了加快发展、为国家外交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作出更大贡献的条件和机遇。以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国际公约和处理国际热点问题为主的国际事务参与能力不断增强,与许多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双边合作成效显著,为林业拓宽了外部发展空间,为开展"森林外交""生态外交"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国林业发展战略与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思想一致,有利于林业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占据主动,趋利避害,积极而为。
第三节 困难和挑战
我国生态资源稀缺,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偿还欠债、守住存量、扩大增量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生态修复难度增大
经过30多年大规模造林绿化,可造林地的结构和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全国宜林地、疏林地以及需要退耕的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等潜在可造林地4946万公顷,其中,3958万公顷宜林地中,有67%分布在华北、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有12%分布在南方岩溶石漠化地区,自然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林越来越困难,土地已经成为加快林业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加之传统的劳动力、土地等投入要素优势逐步丧失,造林抚育用工短缺,劳动力和用地成本不断上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造林任务分解难、落实难问题。同时,林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重面上覆盖、轻点上突破,重挖坑栽树、轻经营管理,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重单一措施、轻综合治理,造成森林结构纯林化、生态系统低质化、生态功能低效化、自然景观人工化趋势加剧。全国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78%,纯林和过疏过密林分所占比例较大,森林年净生长量仅相当于林业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
二、资源保护压力加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推进,一些地区林业资源破坏严重,保护的压力持续增加,出现了森林破碎化、湿地消失、物种灭绝等生态问题。2009-2013年间违法违规侵占林地年均200万亩,2004-2013年间湿地面积年均减少510万亩,沙化和石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近20%,有900多种脊椎动物、3700多种高等植物受到生存威胁,过去十年年均发生森林火灾7600多起,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1.75亿亩以上。全面保护天然林的任务十分繁重。生态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生态承载力已经接近或超过临界点。生态危机不仅导致越来越多的健康问题、经济问题,还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燃点。生态破坏严重、生态灾害频繁、生态压力巨大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瓶颈。
三、体制机制缺乏活力
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产权界定不清是制约林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刚刚起步,面临困难较多,历史包袱沉重,改革动力不足,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滞后,存在职工收入偏低、社会保障薄弱、产业转型困难等问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经营权落实不到位、处置权设置不完整等问题,规模经营和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不高。产权模式落后,投融资机制不活,社会资本进入困难,改革红利远未释放。
四、林业产品供给能力不足
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产品供给和生态公共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期盼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错配突出,人口密集区生态承载力不足,人们对身边增绿、社区休憩、森林康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体验设施缺乏,森林湿地难以感知,生态资源还未有效转化为优质的生态产品和公共服务,生态服务价值未充分显化和量化,我国生态服务已经成为与发达国家的最大差距。木材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国内供应能力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高,木本油料、森林食品、道地林药等非木林产品供需矛盾突出,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林业巨大的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五、基础设施装备落后
我国相对集中连片的林区多位于老少边穷岛等地区,林区道路、供电、饮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长期落后,多未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投资计划,相关扶持政策难以落实,自我发展和更新能力丧失。林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资源管理、林业执法、有害生物防治等现代装备手段落后,协同创新平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严重缺乏,高新实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不足,品种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不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远低于林业发达国家水平,林业人才队伍薄弱,基层站所基础设施装备落后。
六、管理服务水平不高
林业治理体系尚不健全,该政府办的没有办到位,该放给市场的没有放到位,林业自然资源保护、公共资源配置、生态效益补偿、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尚不健全。长期以来,资源管制、营造林管理较为粗放,森林、湿地、荒漠、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监测、保护修复等没有落在"一张图"和山头地块上,难以做到精准保护、精准建设。信息化建设滞后,林业大数据融合度低,互联网等现代先进技术应用不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主动性、融合性、创新性不够,服务林农群众的手段落后。
第二章 "十三五"林业发展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