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也进一步说明消费者更加重视海带的实用价值,并且已经意识到了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因此,企业可以选择加大对海带营养价值的宣传,开发更利于消费者健康的功能食品,以此扩展国内市场。该结果也从消费者视角为藻类企业海带新产品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对策依据。
4.海带产品的创新性评价
对于海带产品的创新性的测量主要是让受访者对“市场上现有的海带种类难以满足我的需要”、“我希望有海带新产品或海带新吃法推出”、“我愿意尝试海带新产品或海带新吃法”、“我能够把海带与其他海藻食品区分开”、“对我而言,海带像陆生蔬菜一样不可或缺”这些问题进行评分。其中,1代表非常不同意,2代表不同意,3代表中立,4代表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图21展示了受访者对各项具体指标评级的均值分布情况。
结合上图数据以及计算结果可知,对于“市场上现有的海带种类难以满足我的需要”这一项,均值2.64,标准差0.979。这表明受访者较为认同市场上现有的海带种类是基本可以满足需要的。对于“我希望有海带新产品或海带新吃法推出”这一项,均值4.00,标准差0.778。这表明受访者普遍希望市场上有海带新产品或海带新吃法推出。对于“我愿意尝试海带新产品或海带新吃法”这一项,均值4.19,标准差0.756。这表明受访者普遍愿意尝试海带新产品或海带新吃法。对于“我能够把海带与其他海藻食品区分开”这一项,均值3.73,标准差0.960。这表明受访者基本能够把海带与其他海藻食品区分开。对于“对我而言,海带像陆生蔬菜一样不可或缺”这一项,均值3.67,标准差1.032,这表明受访者基本认同海带像陆生蔬菜一样不可或缺。
综上我们发现,消费者虽然认为目前市场海带种类基本能够满足需要,但是消费者仍然希望海带有更多的新产品推出,并且消费者普遍表示愿意尝试海带新产品和新吃法,因此企业积极推出产品升级创新,给消费者全新的体验。
04、总结与讨论
结合以上分析,本研究共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绝大多数消费者曾食用过海带,但仍有部分群体没有食用过海带,这部分群体基本上都是具有较高学历的、不太会做饭的、不负责家庭食物采购的、家庭人均月饮食花费较低的中青年消费者。
第二,从海带消费量和消费成本来看,沿海省份消费者和内陆省份消费者在海带消费频率方面都普遍偏低。在海带品类偏好方面,相较于海带的其他品类而言,消费者更青睐鲜海带和速食海带。在海带消费成本方面,总体上内陆省份消费者的海带消费成本要略微高于沿海省份消费者。
第三,从海带购买渠道来看,对于易于保存和长途运输的品类(如:速食海带、海带副食和干海带),消费者可以通过网上商城这种现代化的商品流通方式来购买,而对于那些不易保存和远距离小批量运输的海带品类(如:鲜海带和盐渍海带),消费者基本上是通过超市和菜市场这种近端流通形式来进行购买。
第四,消费者对于海带的喜爱水平较高,同时也对海带的营养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也较为认同海带相较于陆生蔬菜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且沿海省份与内陆省份的消费者对于海带的营养认知没有显著差异。
第五,消费者购买海带主要是出于实用动机,享乐动机和象征动机较弱。消费者虽然认为目前市场海带种类基本能够满足需要,但是消费者仍然期待海带的新产品或新吃法推出。
二、海带技术研发进展
(一)主要技术
01、北方海带苗种培育技术改进
完成时间:2018年
技术来源单位: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团队: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苗种扩繁与生产岗位团队
技术要点:目前北方90%以上海带苗种生产企业仍延用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的传统夏苗培育工艺,面临着附着基价格高、处理复杂,育苗周期长,病害多发,机械化程度低,用工多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益和育苗稳定性。针对北方环境和设施特点,改进和优化了育苗技术工艺。具体包括:在水处理系统中增加了蛋白分离器和臭氧发生器,改善了水质条件;利用洗刷废水对新海水进行预冷,降低了能耗支出;优化了附着基,研究确定了适宜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措施,较红棕帘育苗方式增加产能约20%;通过高密度采苗,在幼孢子体大部分生长至4列~8列细胞时进行疏苗,收集并清洗后再次喷洒到新苗帘上继续培育,建立了幼孢子体高效利用技术,可节省前期培养空间60%以上,降低能源成本20%左右;采用定制黑色聚乙烯遮阳网作为室外外层遮光材料,全部取代传统竹帘。该技术较传统工艺缩短育苗周期约15天,生产直接成本降低20%以上,可提高海带苗种生产稳定性和苗种质量,促进北方传统育苗工艺改进升级和产业提质增效。
02、荣成海带筏式养殖标准化技术
完成时间:2018年
技术来源单位:烟台大学、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荣成烟墩角水产有限公司
研发团队: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藻类产业创新团队
技术要点:针对荣成海带养殖设施和区间布局不规范,养殖密度缺乏科学指导等问题,团队在合理化密植试验和当地多家企业应用效果基础上,建立了海带筏式养殖标准化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三部分:(1)养殖设施标准化。筏架绠绳采用直径2.4cm的聚乙烯绳,筏架长度80m~100m,养殖高区可适当缩短;浮漂为直径28cm的圆球形浮漂,采用PVC或PE等环保材料制作,根头部分使用30cm或32cm浮漂以增加浮力;吊绳采用直径0.3cm~0.5cm的聚乙烯绳,长度0.5m~1m;养殖苗绳为直径1.3cm的红棕绳或红棕丝与聚乙烯纤维混纺绳,长度2.3m~3.0m,两条苗绳打结系在一起,两端分别固定于吊绳上。使用八字环固定吊绳和专用浮漂卡扣固定浮漂,代替传统人工打结法,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2)养殖航道与区间布局规范化。筏架以顺流筏设置为主,30台~40台筏架组成1个养殖小区,4个小区组成1个大区,呈田字型排列,小区航道间距30m~40m,大区航道间距80m~100m。(3)养殖密度标准化。筏架间距5m~6m,以6m较为合适;夹苗单株株间距(单夹)8cm~8.5cm、苗绳间距90cm~100cm。每亩(指海域面积)夹苗总数控制在8500株~9500株,平均9000株。该技术得到荣成市海洋与渔业局支持,并与浮漂标准化工程结合,在全市推广。2018年9月~10月,共召开两次培训会,发放规范化建议手册300份,总推广面积超过4600亩。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海带养殖密度降低约20%,鲜菜产量增加10%以上,每1000亩养殖效益增加100万元以上。
03、冷水褐藻的加工高效利用关键技术
完成时间:2018年
技术来源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研发团队:褐藻加工岗位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