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锂电铜箔龙头,全力聚焦铜箔生产:公司是国际知名的锂电池用电子材料龙头企业。1997年在上海交易所上市,旗下有三大全资锂电池用电子材料生产基地,目前,公司已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主要大而强的动力电池企业建立了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5%,多年蝉联全国第一,公司也逐步与LG 化学、松下、特斯拉等国际新能源下游厂商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全球市场占有率超20%;公司股权高度分散,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3.79%,深圳市邦民产业控股公司为最大股东,占比12.75%;公司旗下有四大业务:铜箔产品、电线电缆及附件、贸易产品以及融资租赁,其中铜箔产品作为主要业务,在2019年贡献了84.31%的营收,毛利率达到21.98%。
极薄化势头锐不可当,锂电铜箔行业需求猛增:近年来,受益于技术进步、政策驱动等利好因素,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由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几乎均为锂电池,因此也直接带动了锂电铜箔需求的激增,2019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量为62.4GWh,较2016年增长了121%。同时,我国5G 基站建设加快,也增加了对锂电铜箔的需求。此外,受益于下游铜箔使用技术发展,下游对于性能优异的6微米以下铜箔需求日益提高,锂电铜箔行业迎来极薄化时代。
高壁垒巩固垄断地位,多方位提升铜箔产能:铜箔趋薄化,6μm 锂电铜箔或成为市场主流,目前国内6μm 锂电铜箔的供给为诺德股份、嘉元科技、灵宝华鑫三足鼎立的态势,铜箔轻薄化难度巨大,具有较强的技术壁垒与资金壁垒,且周期长,因而公司短期垄断地位难以被撼动;
公司增资旗下子公司青海电子6亿元,再由青海电子增资青海诺德6亿元,用于投资“高性能极薄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工程项目”,并引入嘉兴兴铜作为外部投资,来进行技改,提升产能利用率,拉高产量;下游客户结构稳定,未来核心客户将向高端靠拢,公司过去两年受核心客户破产的负面影响也已经基本消除,目前正全力控制财务费用,以求增厚利润,公司未来利润增长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1/2022年营收分别为19.5/27.9/29.0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9.3%/43.3%/3.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7/1.98/3.02亿元,增速分别为-106%/2847%/53%;对应PE 分别为1773/60/39x。考虑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将率先受益下游需求大幅增长;技改项目推进顺利,募股化解财务费用压力,因此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风险;锂离子电池行业波动风险;锂电铜箔核心技术差距的风险。
34买入-29.330.00%2.052.22-2021-02-10
金发科技:材料类平台公司雏形初具,可降解塑料业务迎来春天
公司是典型的研发驱动型材料类平台公司。早期改性塑料起家,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业务逐步延伸到特种工程塑料、生物可降解塑料、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医疗健康产品、轻烃加工以及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领域。公司研发支出多年稳定在10亿以上,研发人员约占公司总人数的16.47%。
改性塑料业务毛利率或稳步提升。改性塑料是公司的最核心的业务板块,收入占比一直稳占半壁江山。“十三五”之前,改性塑料的原料一直是寡头垄断的供给格局,部分原料不仅价格较高而且没有保证。为了切入国际一线客户,公司也一直采取低毛利策略。目前公司已经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改性塑料企业,随着低位确立,公司的毛利率或稳步改进。
生物可降解材料迎来产业春天。公司在生物可降解产业的布局可以上溯到04年,但是直到11年才实现生物可降解聚酯装置的规模化生产。公司是为数不多的覆盖各种生物可降解材料全流程业务的企业,也是资质认证相对完备的企业。
医疗健康类产品提供充分的业绩弹性。公司涉及的医疗健康产品目前主要是口罩和熔喷布,并且在高性能医用及健康防护手套也有布局。相关业务并不是公司的业务核心,但是依托较深的技术储备和较强的执行力,公司较好满足了市场对相关物质的需求。
LCP是最具前景的特种工程塑料。公司目前特种工程塑料产品主要是高温尼龙和LCP,储备产品主要包括聚苯硫醚PPS、聚芳醚砜PPSU/PES,聚芳醚酮PAEK、PLA、PTFE等。LCP是5G时代3C产品和基站类产品最具前景的业务方向。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74亿元、52.86亿元和57.21亿元,EPS分别为1.70元、2.05元和2.2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6X、13X和12X,考虑到卫健用品及可降解塑料产业的高景气度,及公司改性塑料业务进入盈利能力提升阶段,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防控进度影响公司卫生健康用品需求;可降解塑料政策执行力度影响PBAT盈利能力。
35买入12.118.7139.04%1.061.25-2021-02-10
美凯龙:推进第三次员工持股计划,助力零售变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