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共产公妻”谣言在中国的生成与早期流布(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0-11-18
摘要:从1910年代末到1920年代初,因俄国革命的成功,本是戏言的“共产公妻”一说,因知识阶层的讨论和苏俄信息的传入,变得越来越真切。“妇女国有”或属子虚乌有,但立法保护离婚自由及非婚生子女权益,不受法律干涉的

  从1910年代末到1920年代初,因俄国革命的成功,本是戏言的“共产公妻”一说,因知识阶层的讨论和苏俄信息的传入,变得越来越真切。“妇女国有”或属子虚乌有,但立法保护离婚自由及非婚生子女权益,不受法律干涉的婚外性关系,在当时以至此后很多年的中国仍属激进之议。与此同时,“共产公妻”的污名渐渐成为达成政治目的之利器。

  1920年11月,陈炯明电邀陈独秀赴粤主持教育。初到广东,陈独秀声名甚隆。短短4个月之后,广东高师学生却向省议会提交了驱陈议案,指斥其主张讨父、仇教、公妻、妇女国有。【唐宝林:《陈独秀全传》,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02页。】

  查同时期的《申报》,陈独秀为粤教育界所不容,似另有原因:“粤人之伦理观念实较强于各省,故办教育者必须道德纯洁,始足起一般社会之信仰”,“谈新文化者必以实学为根底,若无实学则最沦于思想破产而为智识阶级所轻视”。国民党老人黄子凌(黄钺)认为:“陈独秀来粤已及两月,考其成绩不过在报纸上说两句大话”,“以其主义既无彻底之研究,而浮嚣之气已输入于一般青年之脑海,无穷祸害令人悚惧”。就连曾经力促陈独秀来粤的汪精卫也公开说:“今日所谓新文化,注重哲学而不注重科学,专从思想改造未免倚于一偏。须知我国以哲学改造社会已有两次教训:如晋尚清谈、尊老庄,造成一种玄学,卒启五胡十六国之乱;宋人以禅宗参入儒学,造成一种理学,亦不能御女真蒙古之侵入。则今兹之提倡新文化若不于科学注重岂不危险?”【《陈独秀与粤教育界》,《申报》1921年3月10日,第7版。】

  如《申报》所言,陈独秀在广州遭驱除与其激进的主张有关,与保守人士认为他有道德瑕疵有关。对于主张讨父、公妻、妇女国有之说,陈独秀在3月23日接受广州黎明访社记者采访时说:“这些话提起来又好气又好笑,试问父有何可讨?既说是妻不是妓,如何公法?我们虽不主张为人父专把孝的名义来压迫子女,却不反对子女孝父母,更不能说‘孝为万恶之首’。至于‘百行淫为首’,这句话我想除了一班淫虫及讨几个小老婆的大腹买办,不会有这样荒谬的主张。”【《陈独秀谈话》,《申报》1921年3月23日,第7版。】“又好气又好笑”“荒谬”说明了陈独秀对“公妻”一说的态度。查《新青年》杂志关于妇女问题的系列讨论,陈独秀的几篇文章主要集中于妇女选举权、男女同校、女工等话题。【陈独秀:《通信·妇女选举权》,《新青年》第7卷第3号(1920年2月1日),第156-157页;陈独秀:《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新青年》第7卷第6号(1920年5月1日),第128-174页;陈独秀:《通信·男女同校问题》,《新青年》第8卷第2号(1920年10月1日),第148-149页。】在广东任省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期间,陈独秀做过的关于妇女问题的演讲也多属于此类。他虽曾提出“中国妇女解放的要求,不但是精神上的,而且是身体上的”,但“身体解放”针对的是缠足等陋习。陈独秀观点的激进之处在于“妇女解放运动,也就是充实政治革命的内容之一种”。【《妇女问题与社会主义——在广东女界联合会演说》(1921年1月29日),《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0页;《我的妇女解放观》(1921年3月8日),《陈独秀文章选编》中,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14页。】

  陈独秀主张“公妻”的谣言一出,不仅陈本人,袁振英、陈公博等,也纷纷在《广州群报》、上海《民国日报》上辟谣。论者认为,1921年9月,陈独秀主动离开广州系因信仰之转变,并非迫于舆论压力。【唐宝林:《陈独秀全传》,第303页。】

  从陈独秀离粤前后纷纷扰扰的舆论可见“公妻”谣言的“新动向”:与民初政客把“公妻”张冠李戴给一个面目模糊的群体(维新派、改良派)不同,到1920年代初,这一污名开始针对具体的人,并且增加了“妇女国有”的新内容。按照传播学的理论,“谣言的力量之一是它的不断重复,人们今天从这听到,明天从那听到,说法不断在变化,添油加醋,去粗取精,越传越像回事”【[法]卡普费雷(Jean-Noel Kapferer)著,郑若麟、边芹译:《谣言》,第248页。】,“谣言和人一样,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它也是一种复杂造物的结果,来自历史,影响历史,更阐释历史”【[德]汉斯-约阿希姆·诺伊鲍尔(Hans-Joachim Neubauer)著,顾牧译:《谣言女神》,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公妻”及其新说“妇女国有”所体现的或正是人们在大变动前夜所特有的“嗅觉”。

  四、大革命时期的“杯水主义”

  从“五四”到“五卅”,不过6年,五四青年关于“自由恋爱”的讨论已显落伍。1924年,从莫斯科东方大学回国的郑超麟把“不闹恋爱”当作对于五四初期“恋爱神圣”观念的一种反动,因为“恋爱是小资产阶级的”。【《恋爱与政治》,《郑超麟回忆录》,爱思想网:。】

  恋爱为何跟小资产阶级挂钩?1920年10月《妇女杂志》一篇名为《性的道德底新倾向》的文章提供了线索。此文作者本间久雄归纳了欧洲“自由离婚派”的观点,将其分为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唯物论两大派别:自由派主张“恋爱底自由”,社会主义/唯物论派则主张“自由恋爱”。自由派把恋爱当作目的,主张灵与肉的统一,唯物派偏重“肉”的自由。【杨联芬:《浪漫的中国》,第32-42页。】在唯物青年看来,革命是疾风暴雨,大量的工作有待人做,把时间浪费于罗曼蒂克的卿卿我我,已落伍于时代。蒋光赤就因为跟一个女生通信多年,“两人关系好似恋爱小说里面的”,而被东方大学的同学嘲笑。【《恋爱与政治》,《郑超麟回忆录》,爱思想网:。】

  如前文所述,“妇女国有”或属子虚乌有,但在1920年代的苏联,“一杯水主义”是确实存在的。1923年,布尔什维克政府公共福利人民委员、全俄党的妇女工作部部长亚历山德拉·米哈伊洛夫娜·柯伦泰发表了一篇名为《三代的恋爱》的小说。女主角盖尼娅是坚定的革命者,其情爱观是:“恋爱是非有工夫不可的”,“在这种一切时间都被夺去了的革命时代”,“我们偶然碰到,两个人感到幸福的时候,我们就尊重了这个时间”【柯伦泰:《三代的恋爱》,转引自杨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三四十年代·俄苏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79页。】。当“身上燃起激情时,她决不拒绝生活向她发出的灿烂的微笑……双双外出几个星期,在爱的杯盏中痛饮”,“当爱的杯盏倒空后,她将毫无痛苦和遗憾地将它扔掉,回到自己的工作中”。“爱的杯盏”大概就是“杯水主义”的由来。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最火资讯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